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抵达骊山时,天降细雨,雾气弥漫。
频阳公府早已修缮一新,门前立起高台,悬挂白幡素旗,中央供奉扶苏画像,眉目温润,一如生前。
次日清晨,鼓乐齐鸣,嬴政着素服登台,亲手点燃三炷香,朗声宣读祭文:
“维始皇帝三十七年夏,朕兄扶苏,薨于频阳。
呜呼哀哉!
尔为人子,忠而不谄;为人臣,直而不倨;为人夫,情深义重;为人父,教子以德。
尔在渭北,兴水利,劝农桑,饥者得食,寒者得衣。
尔虽去矣,遗爱犹存。
今朕代天行祭,非仅为骨肉之情,更为昭示天下:凡有益于民者,纵死不朽!”
言罢,伏地痛哭。
群臣随之叩首,哀声震野。
同一时刻,泰山之巅,原本聚集数千人的祭坛却被大雨冲散。
田横怒砸祭器,咆哮道:“为何无人响应?!”
身旁谋士摇头叹息:“扶苏本是秦人所敬之人,今秦帝以天子礼祭之,反使彼成正统象征。
我等借其名起事,反倒成了亵渎英灵之徒……民心已失,不可强图。”
七日后,韩信骑兵突袭即墨郊外一处隐秘营地,抓获齐国旧贵族七人,搜出盟书三十余封,其中竟有魏国信陵君后裔、楚国项氏族人签名画押。
靳思立即将证据呈送咸阳,并附奏章:“逆党结盟,图谋已久,然根基未固,民心未附。
今宜速发雷霆之击,斩首恶而赦胁从,以分化其势。”
嬴政览毕,提笔朱批:“可。
交廷尉拟罪,唯田横、项庄二人必诛,余者囚于骊山陵邑,令其修筑陵道赎罪。”
刑令下达之日,天下震动。
有人骂朝廷残暴,更多人却松了一口气??毕竟未酿成大战,百姓免遭涂炭。
而那本《扶苏政绩录》已流传至江南,甚至有吴越孩童能背诵其中“渠成之日,父老持酒相贺”
一段。
秋收将至,关中麦浪翻滚。
靳思巡视渭北,见渠水潺潺流入田间,农夫笑语盈途。
一位白发老翁拄杖拦路,递上一碗新磨面粉冲的糊汤:“将军喝一口吧,这是扶苏大人当年定下的口粮标准,每人每日一斗,如今我们都记得。”
靳思接过碗,一饮而尽。
米香浓郁,暖意直抵肺腑。
回程途中,他收到公子衡来信。
少年写道:“先生所授《孟子?梁惠王》已通读三遍,始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非止仁心,更是治国之纲。
近日读祖父诏书,方悟权力若离此二字,不过暴虐之具。
儿愿终身守此志,不负父亲遗训。”
靳思抚信良久,唤来笔吏,修书一封寄往咸阳宫:
“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