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哥我开车跟着你还是?”
“说的什么话,这点弯道还能翻车不成?!”
…
杨力感到好笑。
从提到这车开始,他就发现了。
这个限定版的mini,开起来的感觉和之前那个普通版的...
夜色如墨,台州港的灯火却亮得如同白昼。
巨型龙门吊在货轮上方缓缓移动,一排排鲜红色的星辰01整齐列队,等待装箱出海。
集装箱上印着简洁的白色标识:“ZC-MOTOREXPORT?FORABETTERTOMORROW”
。
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吹过码头,也吹动了站在岸边的一名中年男子衣角。
林远山双手插在风衣口袋里,目光沉静地望着那艘即将启航的巨轮。
这已是本月第三批次发往欧洲的整车订单,共计860台,目的地为荷兰鹿特丹港,再由当地合作物流分拨至德国、法国、丹麦和瑞典等国。
他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仿佛在与自己的信念对话。
“林总,CARB那边又来了新消息。”
助理小跑着赶来,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英文函件,“他们决定将‘清洁交通激励计划’试点周期从三个月延长至一年,并建议我们提交星辰01的升级版车型参与下一阶段评估??特别是针对低温续航优化和再生制动效率这两个指标。”
林远山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嘴角微扬:“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在做了。”
事实上,在收到CARB初步邀请的当天,技术中心便成立了专项攻关小组。
由首席工程师陈志明牵头,联合宁德时代电池团队、浙江大学电控研究所,围绕磷酸铁锂电芯在零下20℃环境下的放电衰减问题展开联合测试。
仅仅两周后,他们就拿出了“极寒守护系统”
的原型方案:通过热泵预加热+智能温控算法+低导热材料包覆三重手段,使车辆在-15℃条件下续航保持率提升至标称值的82%以上。
而这套系统的成本,控制在每台增加不到120元人民币。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壁垒。”
会议室里,陈志明指着投影屏幕上的数据曲线说道,“别人拼的是谁更能压成本,我们拼的是谁能在有限预算内做到极限突破。
这不是堆料,是精算、是协同、是体系能力。”
没人注意到,角落里的年轻实习生李婷默默记下了这句话。
她是去年刚毕业的机械工程硕士,原本有机会去某合资车企做办公室文职,却执意加入这家“卖老头乐”
的公司。
面试时林远山问她:“你知道外界怎么评价我们吗?”
她说:“我知道他们叫你们‘电动三轮车工厂’。
但我也知道,你们的产品在TüV检测中拿到了91.7分,比很多正经微型车还高。”
那一刻,林远山笑了。
而现在,她正坐在星辰汽车最核心的技术决策现场,听着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工程师讨论如何让一辆三千美元的车具备跨气候带适应能力。
这种感觉,像梦,却又真实得令人战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