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吹嘘自己在日本非常受欢迎,日本人对他的勇猛善战佩服得五体投地,还给他找了个日本老婆,并且有了孩子。
(“曾陷倭中,娶倭女生子,勇健为其所服。”
史料出自朝鲜人李汝馪写的《炊沙集》)他还说自己在日本混得风生水起,与丰臣秀吉还有侵朝军先锋、对马岛岛主宗义智都是知己,只要自己出面,日本人肯定会给自己面子。
(出自《朝鲜宣宗实录》)
临走之时,沈惟敬还不忘恐吓朝鲜国王一番。
他说祖承训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败,向万历皇帝说是因为朝鲜人与倭寇勾结,才导致明军战败。
现在朝鲜人只能依靠他帮忙辩解,所以最好老老实实听话。
沈惟敬的这一番忽悠,把朝鲜国王弄得晕头转向,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这次谈话对李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他便让手下大臣去明朝寻找《纪效新书》,不久就紧急以《纪效新书》为指南,请戚家军出来的老兵帮助朝鲜人打造“中国训练师”
。
这当然是后话了。
忽悠完朝鲜君臣后,沈惟敬只带了几个随从,便准备前往平壤去忽悠日本人。
,!
沈惟敬与日军谈判:惊人的反转与停战协议
日本人在朝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鲜文臣之首柳成龙深知沈惟敬此行凶险异常,苦劝他不要前往。
但沈惟敬却不以为意,他提前通知了日军后,第二天便轻车简从地进入了日军的营寨。
根据当时人们的记载,为了给沈惟敬一个下马威,丰臣秀吉的心腹、日军在平壤的首领小西行长可谓是“盛陈兵威”
,营中剑戟如林,寒光如雪。
当沈惟敬走进营地时,那些倭寇们立刻如恶狼般围了上来。
然而,沈惟敬却面无惧色,大摇大摆地向着小西行长走去。
在营地外面焦急等待的柳成龙看到倭寇们气势汹汹的样子,心想这下完了,这个明朝特使估计马上就要性命不保。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柳成龙大跌眼镜,他在日后的回忆录中写道:“日暮,惟敬还,倭众送之甚恭。”
更令人惊讶的是,沈惟敬还带来了一个对朝鲜极为有利的消息:双方将停战五十日!
沈惟敬就这样圆满地完成了明朝交给他的拖延日军的任务。
第二天,小西行长还特意派人送来一封信,信中对沈惟敬的赞扬之情溢于言表。
他敬称沈惟敬为“大人”
,称赞道:“大人在白刃中颜色不变,虽日本无以加也。”
读了信后,沈惟敬却谦虚地对旁边人说,自己这不算什么,我国在唐朝时有个叫郭子仪的将军,一个人就能让回纥退军,自己最多就算是郭子仪第二吧!
那么,沈惟敬究竟有何魅力,能让小西行长如此心悦诚服呢?其实,关键并不在于沈惟敬自身的魅力,如果他早来一个月,恐怕只会被日军杀了祭旗。
小西行长愿意跟沈惟敬谈判,根本原因在于日军的后勤出现了严重问题。
丰臣秀吉在日军出征前,号称最终目标是明朝,但仅仅过去了四个月,日本人就发现十几万规模的跨海远征对他们的后勤能力是一个近乎无法完成的挑战。
首先,日本虽是岛国,但其水军力量十分落后,无法消灭掉朝鲜李舜臣领导的水军,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安全的海上补给线,更无法通过黄海为军队输送足够的给养。
其次,朝鲜军队虽然在正面战场上一触即溃,但朝鲜民众却自发地组成了一股股义军,在日军的后方展开了顽强的抵抗,不断地威胁着日军的补给和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不用和明朝打仗,安稳地占领朝鲜,然后慢慢消化这片土地,对日军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利好。
但小西行长并不清楚此时明朝的态度,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沈惟敬主动找上门来。
沈惟敬在面对利刃环绕的危险处境时,丝毫不惧,一见面就开始斥责日本。
小西行长辩解称是因为朝鲜不让日本的进贡使者通过,日本是为了朝觐大明,争取通商机会,才不得已进攻朝鲜。
沈惟敬心里很清楚对方是在胡搅蛮缠,但他又不能和小西行长当场翻脸。
接下来,沈惟敬的话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朝鲜的一半自古以来属于中国,早在汉朝时就是我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