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个来参加的是那位程序员,他已经连续七天坐在同一条长椅上看云,今天终于走进了美术室。
李澜递给他一支炭笔和一张纸,然后指了指窗外飘过的流云。
程序员盯着看了很久,最终在纸上画了一个方框,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二进制代码。
他停下笔,似乎自己也不确定这意味着什么。
李澜接过纸,在代码下方添了一行小字:“此刻,我在呼吸”
。
程序员看着那句话,忽然笑了,眼角泛起水光。
他拿起橡皮,擦掉了所有代码,只留下那一行注释。
那天之后,他开始每天写下一句简单的观察:“今天有风。”
“银杏叶开始变黄。”
“食堂的汤很烫。”
每句话都像一次小心翼翼的试探,确认这个世界仍值得留意。
与此同时,程远悄悄做了一件事??他翻出了过去五年所有来访者的匿名留言卡,那些被投入“情绪信箱”
的碎片文字,有的潦草,有的工整,有的甚至只是涂鸦。
他在夜里逐一录入电脑,整理成一份名为《静语集》的电子文档,并附上一段前言:
>“这些话从未期待回应,
>却依然选择了说出。
>它们不是呐喊,也不是祈求,
>只是在黑暗中轻轻敲了敲墙,
>想知道另一边有没有人也在敲。”
他将这份文档打印成册,装订成一本厚重的手工书,封面用李澜的一幅素描压纹??一群模糊的人影围坐一圈,手中牵着一根看不见的线。
书放在低语园的阅览角,任何人可翻阅,但不得带走。
第一晚,就有八个人读完并在末页签名。
最后一个签名的是那位失语的抑郁症患者,他用颤抖的手写下:“我也曾在这里。”
春天再次逼近的迹象出现在第三周:湖边的老柳树抽出嫩芽,温室里的格桑花苗已长至掌高,连最怕冷的猫咪也开始趴在屋檐下晒太阳。
更令人惊喜的是,那位曾录制视频说自己三个月没出门的女孩,竟独自乘火车来到了静屿。
她瘦得几乎脱形,眼神仍带着警惕,但在看到玻璃墙上那张《她说》的照片时,脚步顿住了。
她站了很久,最后从包里取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贴在照片下方:
>“那天我打开窗后,
>第二天又关上了。
>第三天只开了一条缝。
>第四天,我把床挪到了窗边。
>现在我能坐在门槛上看日落。
>还没准备好见人,
>但我来了。
>这就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