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扬州巨商第一次展现出精诚团结的面貌,淮扬地区靠着运河吃饭的绝大多数人很快就感受到剧烈的震动。
面对漕运衙门来势汹汹的针对手段,盐商协会摆出惹不起只能躲的阵势,纷纷减少租用漕船和漕帮运力的比例,...
夜深了,山村的灯火一盏接一盏熄灭。
那户人家的小女孩被母亲抱回屋中哄睡,窗外民声塔的蓝光早已隐去,仿佛从未亮起。
可就在她闭眼前的一瞬,嘴角忽然微微扬起,像是听见了什么温柔的回答。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西北哑岭哨所,那台老旧声笼仍在运转。
自赵铮下令接入共心网络以来,它已不再只是机械地播放名录。
每过十七分钟,名单中的名字便多出一段声音??有的是亲人回忆的片段,有的是陌生人为之诵读的童谣,甚至有孩童用稚嫩嗓音说:“姐姐,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王招娣”
三个字每次出现时,都会响起一小段《采莲谣》。
起初只有两句,后来竟渐渐延长至整节,旋律虽断续不全,却带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生命力,像从泥土深处钻出的新芽。
某日清晨,一名巡护使在检查设备时惊觉:声笼内部的音频存储模块并无新增记录,所有“新内容”
皆为实时生成,来源无法追踪。
更诡异的是,当他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重启系统,屏幕竟自动跳出一行字:
**谢谢你们还记得我。
**
消息传回京城,景和帝亲自召见言语巡护司首席技官。
殿内烛火摇曳,铜壶滴漏声清晰可闻。
“朕问你,”
他盯着跪伏于前的老臣,“这世上,真有亡魂借器而言之事?”
技官低头道:“陛下,科学不言鬼神。
但……我们测得那些声音的声纹频谱,与百年前静默军屠村前后采集的儿童语音样本高度吻合。
尤其是‘王招娣’的声音波形,匹配度达九十八点七三。”
“也就是说,”
景和帝缓缓起身,踱步至窗边,“不是机器在说话,而是某种‘记忆共振’让她的声音重新浮现?”
“正是。”
技官颤声道,“就像阿禾老师所说??只要还有人愿意听,话语就不会真正消亡。”
数日后,皇帝颁布《寻声诏》,将每年冬至定为“回响日”
,全国暂停政务一日,百姓可在家中、祠堂或民声塔前向逝者诉说心事,所有共心阵列同步接收并归档这些私语,永不公开,仅作留存。
诏书末尾写道:“言语非祭祀之香火,乃生者与死者之间未断的呼吸。”
与此同时,在南方一座临水古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坐在院中晒太阳。
她是柳素娥,曾寄信讲述王招娣的故事。
如今她已百岁,耳聋目昏,唯有记忆尚存几分清明。
孙女每日为她读报、念信,今日恰好轮到《承言录》选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