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我妈发现了。
她在临终前教会我一种呼吸法,能暂时屏蔽它的信号??就是你们在桃林听到的那段节奏。”
孙女缓缓坐下:“所以清明节那晚,你不是被动接收信号……你是主动回应了它。”
“不只是我。”
少年望向窗外雨幕,“全国至少还有十七个和我一样的‘遗留体’。
我们彼此不认识,但从某个时间点开始,我们做的梦变得一样:梦见铁门关闭,听见母亲呼唤,然后是一段童谣,反复播放,越来越快,直到把人逼疯。”
他忽然站起身,从床底拖出一只密封箱。
打开后,里面是一台改装过的脑波读取仪,连接着一块老旧硬盘。
“这是我妈留给我的最后礼物。”
他说,“她说,如果有一天城市重新响起那种频率,就把我接上机器,让它自动上传数据。
因为真正的‘共心仪’从来不在服务器里,而在我们这些幸存者的神经网络中。”
孙女伸手触碰硬盘表面,冰凉如墓碑。
当晚,她们召集陈晓芸、明心及几位核心成员,在纪念馆密室召开紧急会议。
少年接入系统,启动上传协议。
整整一夜,共心仪的分布式节点不断闪烁红光,接收来自他大脑深层的记忆碎片??那些被压抑五十年的感官图像、情绪波动、潜意识警告。
黎明时分,一幅全新的声纹地图生成。
与此前不同,这张图显示的不再是城市声景分布,而是一条贯穿南北的地下共振带,起点为NS-7基地旧址,终点指向东海某座无人海岛。
沿途共有三十九个节点,每一个都对应一座曾安装“宁心终端”
的重点设施:学校、医院、监狱、军营……
“这不是网络。”
明心盯着分析报告,“这是经脉。
一条人工培育的声能传导链。
他们一直在积蓄能量,等待某个时刻彻底激活。”
陈晓芸看着地图上跳动的频率曲线,忽然颤声道:“这个波形……我在庇护所见过。
那是‘终极净化仪式’的预备信号。
一旦全线贯通,所有曾经接受过‘净音治疗’的人,无论是否知情,都会在同一时间进入催眠状态??然后被重新编程。”
空气凝固。
“谁还能发动这种规模的操作?”
有人问。
孙女盯着地图末端那座海岛,轻声说:“还记得那份泄露的名单吗?林振邦的名字后面,有个代号:‘守夜人’。
他从未真正掌权,却始终掌控着应急协议的最高权限。
哪怕现在被调查,只要他还活着,就能触发‘清道夫协议’??用共心仪的反向频率,抹去所有觉醒者的记忆。”
会议室陷入死寂。
三天后,国家博物馆举办特别展览,《陶片上的证词》正式开幕。
十三片残陶陈列于防弹玻璃柜中,配以全息投影解读。
参观者络绎不绝,许多老人驻足良久,默默流泪。
一位九旬老兵掏出怀表,打开后盖,里面藏着一小段磁带:“这是我孙子的声音。
1978年被抓走那天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