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922章 口水大战(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郎说,他需要长时间的调养,陈瑛身居要职,担心因此耽搁国事,故而请求告老还乡。

朱高炽了陈瑛的奏疏,只是淡淡一笑,挥笔批下一行大字:“此为官吏任免事,呈皇上御览裁决!”

朱高炽没把陈瑛放在心上,他们原来所做种种准备,因为皇上突然下诏命令百官“议迁都”

,也不得不暂时停止。

太子妃从辅国公府回来,带来了夏浔的意见,只有八个字:“按兵不动,随机应变!”

来对皇上的意图,一向算无遗策的辅国公也有点mo不着头脑了,朱高炽也只得搁下一起,打起精神处理迁都之议。

这件事的影响实在太过深远,牵涉过于重大,皇帝这个诏命一公布,朝廷上就炸了窝。

迁都这种事,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同时与每一位大臣也密切攸关,一时间满朝武都投入到了辩论之,仅仅一天之后,朝臣们的意见就陆续开始反馈上来。

毫无异问,反对迁都的官员远远多于赞同者,赞同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爱民如子派说:朝廷定都金陵四十多年,国泰民安,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迁都?一旦迁都,就得下大力气营建北京,修建北京皇宫,朝廷近年来屡行工程,不断兴兵,百姓已显疲惫,再要迁都,这不是劳民伤财么?

国计民生派说:北京的财赋供给与人口都成问题,目前朝廷虽有河运、海运,且正陆续在运河上疏浚一些年久淤塞的地段,但是如果朝廷北迁,北京陡然增加的大批的官僚、家眷,乃至驻军,所需要的供给,现在的河运、海运要扩大数倍规模才成,至少目前,还不具备这个条件。

军事地理派说:北京太靠近北狄了,距边塞不足两百里,外无藩篱之固,内无战略纵深,一旦北狄入侵,破关而入,马放燕山,北京城下旦夕可至,置天子与如此险地,实在是太危险了。

还有些人担心都城北迁,到了赵王的地盘上,太子又要多一个竞争者,可这个理由不能明说,于是便随意加入一个反对派,冠冕堂皇地陈辞一番。

另外还有许多人出于个人、家族、故乡的利益,强烈反对迁都。

因为江南教发达,江南的士大夫也是最多的,所以江南籍的官员占了朝堂的绝大多数。

京城迁走,无疑将触到他们个人、家族和故乡的利益,对此自然强烈反对。

不只是他们,包括当初追随洪武皇帝打江山的功臣勋戚们,同样大多出身江南,他们的家在这里,他们的根在这里,谁肯千里迢迢跑到北京去。

再说,北京跟金陵一比,那繁华程度差了十万八千里,有好地方不呆,谁愿意到那穷山僻壤去定居。

民间的富绅、地主听到这消息也是强烈反对,当初朱元璋营建都凤阳,强行迁徙了十万富户去凤阳,如果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少不得也要迁徙许多江南富户到北京去,难保其不会包括他们。

他们家里要么有人在朝为官,要么与哪位朝官员有深厚关系,这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纷纷动用他们的人脉关系,在朝廷上发出了最强烈的反对。

还有那风水先生派,引用诸葛孔明的话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上映紫微之垣,此帝王之宅。”

大谈金陵风水如何的好,以此作为不应弃金陵而就北京的理由。

渊阁大学士杨荣就是此代表,不管他反对迁都的本意是什么,他给皇上的奏疏却是黑纸白字地写着:“天下山川,形势雄伟壮丽,格局宽阔,九星齐拱,万斗相映而成辉,可以为京都者,莫逾金陵。”

风水派这一反对,却引起了风水派内部的反对意见,他们对风水、易理,都有很深厚的研究,而且不大关心政治。

他们不在乎皇上迁不迁都,也不理会别人为什么反对迁都,既然有人提到了风水,他们自然要发表发表自己的法。

他们认为,“山管人丁水管财”

“山”

代表背后,主宰健康和人丁兴旺,自然也包括国运,宜雄健浑厚,最忌背空;“水”

代表前方,主宰事业和财富,向水宜宽广低平,最忌紧小。

从金陵风水来,南京城坐北向南,以北为靠。

北面是什么山呢?鸡笼山,说是山,不过就是一个二十来丈高的小土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摄政王宠妻日常我真不想当BOSS穿成反派亲妹,神医王妃手撕剧本狂野十八少年时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拥有火影系统的我才不是男孩子神奇宝贝之医武无妄轮回志震惊,国家分配的老公是我死对头我儿快拼爹人渣反派自救系统灵魂冠冕火影之炼金术师钻石王牌之魔投救世主仙帝重生混都市末世之深渊召唤师快穿吾之商铺乡村最强小神农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法师西恩把惊悚游戏玩成修罗场[无限]穿书后我成了修仙界最佳师尊日月重光穿越斗破之开局半圣强者山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