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只差直接向监国太子李治上本,控告告前任大都护李素立。
然而,所有反应上去的文书,要么没收到任何回应,要么回应的内容根本不在他的预期范围之内。
很显然,朝堂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努力替李素立遮掩。
高侃虽然不知道这只手从何而来,却凭着经验和直觉推测出,自己如果再继续揪着李素立的旧账不放,手的主人,势必会将自己当作异类。
无奈之下,高侃只能先选择按兵不动,一边收拾李素立留下来的烂摊子,一边努力训练士卒,筹集物资,为出征做准备。
本以为,自己多花上几个月时间,就能把李素立留下的窟窿填满。
反正冬天并不适合作战,朝堂上对何时平定突厥别部,也没给出具体期限。
然而,却没有料到,监国太子绕过中书门下省,将敕谕直接发到了他手中。
这下,他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
即便现在就挥师北上,他恐怕也得向太子交代一声,为何会在受降城里耽搁这么久?若是他实话实说,监国太子势必要跟几个辅政重臣问一问,以前调拨给燕然大都护的粮草、辎重等物,到底去了哪里?然后,就会扯出萝卜带出泥,让一大堆官员遭到牵连,甚至影响到他接下来的整个作战计划。
若是他继续按照原计划养精蓄锐,等待春暖花开,就得考虑如何才能够让监国太子在不知道烂摊子的情况下,认可他的做法。
否则,势必给监国太子留下胆小畏战的坏印象,影响他自己将来的前途。
甚至,会让监国太子动了换将的心思。
当然,高侃也可以不理睬这封敕谕。
在大唐,没有经过中书门下省用印的敕谕,原则上等同于太子殿下私信。
按规矩,高侃可以选择是否回应,对信中的催促之意,也可以选择视而不见。
只是,如果高侃真的对监国太子的敕谕置若罔闻,相应后果,也需要他自己来承担。
虽然太子殿下素来有宽厚之名,虽然按照大唐的律法和制度,谁也不能因此降罪于他。
但是,将来会不会有人揣摩圣意,主动在别的事情上找他的麻烦,就很难说了。
毕竟,太子殿下是大唐的储君。
而从皇帝陛下的身体情况和对太子的态度来判断,已经断然没有再次更换太子的可能。
“不翻前任旧账,是个好习惯。
如此,卸任的官员,就不会每天都感觉有芒刺在背。”
元礼臣亲眼看到了高侃就任燕然大都护以来的所有举措,也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笑了笑,先出言对高侃的行为表示肯定。
“只是……”
没等高侃表示谦虚,语音一转,他快速补充,“只是,如果这份旧账,已经大到遮掩不住,翻与不翻,恐怕就由不得你喽。
至于太师和其他几位辅政重臣,老夫记得,陛下是让他们辅佐太子,并未给他们越俎代庖的权力吧!”
“您,您老刚才还说,太子未必知道?”
察觉元礼臣的话前后矛盾,高侃愣了愣,低声提醒。
“是啊,老夫刚才说过,太子未必知道得如老夫一样清楚。”
元礼臣也不觉得尴尬,笑着将自己先前的话重说了一遍,重音清楚地落在最后半句话上。
这就是汉语的博大精深之处了,把重点落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上,意思截然不同。
至于到底哪部分当作重点更对,就需要高侃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断了。
顿时,高侃的脸色就愈发地难看。
作为一名武将,他不怕冲锋陷阵,更不怕直面敌人手中的长枪。
然而,却害怕来自背后的冷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