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而在成都,那位设计“奶奶语音复活机”
的贵州女孩被保送至电子科技大学少年班。
她在开学演讲中说:
>“科技不该只属于天才,
>它应该属于每一个舍不得告别的人。”
王曜看了直播,默默截图保存。
他知道,真正的胜利从来不在聚光灯下。
它藏在某个牧民修好取暖器后的笑容里,躲在听障少年第一次接住球时的欢呼中,埋在母亲听见儿子说出“我爱你”
那一刻颤抖的呼吸间。
除夕夜,深圳下了第二场雪。
B3层破例点亮了彩灯。
大家围坐一起吃火锅,桌上摆着热娜带来的馕饼,是她亲手做的。
她说:“阿依古丽老师让我告诉你们,喀什的春天来了,第一朵杏花开了。”
饭后,韦志远拿出一台改装过的投影仪,连接老旧DV带,播放一段从未公开的影像:那是十年前,王曜还在城中村修理家电时,被邻居偷拍的一段视频。
画面晃动,年轻的王曜蹲在地上,正用焊枪修补一台老式收音机。
一个小男孩坐在旁边,眼神渴望。
修好后,王曜按下开关,沙哑的歌声响起。
男孩笑了,用手语比出两个字:“谢谢。”
镜头外,有人问:“值得吗?修这些破烂?”
王曜抬头,脸上沾着机油,却笑得坦然:
>“有什么不值得?
>每一件东西坏了,都有人等着它重新响起来。”
视频结束,屋里一片寂静。
许久,李阿?打出一句话,投在墙上: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让更多东西重新响起来。”
王曜望向窗外。
雪花依旧飘落,城市灯火通明。
他知道,明天醒来,仍会有封锁、审查、诉讼、威胁。
但他也知道,地下深处,无数双手正悄悄传递着火种。
他打开文档,继续写下去:
>“这个世界总想把人分成有用和无用,
>而我们只想证明:没有人是多余的。
>当千万个微弱的声音汇聚在一起,
>那就是时代最响亮的回答。”
文档标题下方,他又添了一行小字: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在黑暗中坚持点亮萤火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