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以,你一定经历了什么。”
她沉默片刻,点头。
“我曾听见死去的人说话。”
“现在呢?”
“现在……我只想听活人的声音。”
老人满意地颔首。
“很好。
音乐不属于过去,它属于每一次心跳之间的间隙。”
自那以后,她每周固定来上课。
她学识谱,学和弦,学即兴演奏。
她的进步惊人,但从未炫耀。
有时同学请她弹一段,她总是摇头:“我还在找自己的调子。”
与此同时,全球关于“静默协议”
的讨论仍在持续。
一些国家立法限制AI语音复现技术的民用范围;多家科技公司宣布永久关闭“数字亡灵”
服务;心理学界兴起“情感断连疗法”
,帮助长期依赖逝者语音的用户重建现实关系。
而在网络深处,一段未经认证的视频悄然流传:画面中,林知遥站在语草田中央,赤脚踩在泥土上,手中拿着一支竹笛,吹奏着一段全新旋律。
没有修饰,没有混音,风声、虫鸣、叶片摩擦皆入其中。
视频标题写着:“她终于开始唱自己的歌。”
无数人观看,无人知晓拍摄者是谁。
但评论区几乎一致写道:“这才是我们要的声音。”
三个月后,杭州举办首届“素声音乐节”
,主题为“无技之技”
。
主办方邀请林知遥担任艺术顾问,她婉拒了头衔,只提出一个要求:所有演出必须现场真实发声,禁止预录、修音、虚拟伴奏。
音乐节当晚,细雨绵绵。
舞台设在一片开阔草坪上,没有巨型屏幕,没有灯光秀,只有几盏暖黄地灯和一把孤零零的木椅。
节目单最后一项写着:“自由表达”
。
当主持人宣布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时,全场安静下来。
人们以为会有人登台,却见林知遥从观众席缓缓起身,手里拿着那支竹笛,走向舞台中央。
她坐下,调整呼吸,闭上眼。
然后,她吹响了第一个音符。
那是一段从未公开的旋律,缓慢、清澈,带着江南梅雨季特有的潮湿与温柔。
笛声不高,却被麦克风忠实捕捉,传遍整个场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