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调出频谱分析图,放大那段区域,结果令她脊背发凉:那些谐波排列方式,竟与王小花改写的“纸船旋律”
高度吻合。
“她影响了它。”
林知遥喃喃自语,“不是她在听钟,是钟在回应她。”
她想起老教授临终前说过的一句话:“当一个人真正学会倾听,他的存在本身就会改变声音的传播路径。”
接下来的日子,听者小组的活动越来越深入。
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记录,开始尝试“回应”
。
比如在溪边摆放不同形状的石块,观察水流声的变化;在岩壁涂上天然颜料,测试回音吸收率;甚至用晒干的苔藓编织成网,悬挂在风口,捕捉风语的形态。
有一次,他们在北谷发现一片奇特的岩层,表面布满蜂窝状小孔。
王小花贴耳倾听,忽然跳起来:“里面有笑声!”
林知遥不信,亲自去听。
初时只觉风声嘶嘶,可静心十分钟后,竟真捕捉到一串断续的、类似孩童嬉闹的短促爆破音。
她采集样本送至县中学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岩石内部存在大量封闭气腔,空气流动时产生涡流振动,频率恰好落在人类感知为“欢快”
的区间。
“所以,是风在吹泡泡?”
李同学瞪大眼。
“准确说,是大地储存的笑声。”
林知遥纠正,“只不过需要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才能听见。”
这件事之后,孩子们的信心暴涨。
他们开始相信,每一寸土地都有话要说,每阵风都带着信件,而他们的任务,就是成为邮差。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第四个月初,一辆黑色轿车驶入山村,轮胎碾过青苔发出刺耳摩擦声。
车门打开,下来三个穿西装的男人,胸前挂着媒体工牌。
其中一人手持摄像机,镜头直接对准正在溪边录音的孩子们。
“找到了!”
那人兴奋道,“这就是那个‘山村听声团’!
我们追踪三个月终于挖到独家素材!”
林知遥闻讯赶来时,对方已架好三脚架,开始直播预告:“家人们看好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会听山语的小孩’!
据说他们能听见死去亲人的声音!
今天我们就现场验证!”
“关掉。”
林知遥走上前,声音冷如霜。
“哟,隐退大师亲自出马?”
领头男子咧嘴一笑,“林老师,您当年一首《暮雪行》卖了八百万张专辑,怎么现在连镜头都不敢碰了?”
“我不是不敢。”
她盯着他,“我是不屑。”
“哎哟,清高惯了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