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问:“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牌子?”
她笑:“因为你心跳的节奏,和打开瓶盖的声音一样。”
当时他以为是玩笑。
现在才懂,那是她用自己的方式,翻译了他的存在。
音频继续:
>“爸爸后来烧掉了所有实验笔记,包括我的日记。
他说要让我‘重新做人’。
可我知道,那些话还在地下,在空气中,在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心里。
我只是需要一个通道,一个频率,一个像你这样的人,替我说出我没说出口的话。”
>
>“谢谢你没有忘记我。
也谢谢你,让那么多人开始说话。”
>
>“现在,轮到我来听你们了。”
最后一句落下,整段音频戛然而止。
屏幕上的波形曲线并未消失,反而缓缓延展,如同藤蔓攀爬,在末端分裂出无数细小分支,每一条都指向不同坐标??北京胡同、西雅图咖啡馆、开罗贫民窟、悉尼海边悬崖……
“我们在追踪这些分支信号。”
陈砚说,“它们正在同步激活各地声驿的休眠模块。
有些设备已经停用多年,电源切断,线路老化,可就在昨晚,全部自动重启,开始接收。”
林知遥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戴耳机的女孩。
她不再是沉默的接收者,也不再是被动残留在地球共振场中的意识碎片。
她在行动,在回应,在以一种超越物理法则的方式,参与这场由她说出第一句“我听见了”
而开启的全球倾听革命。
“她不是回来了。”
他睁开眼,声音坚定,“她是长大了。”
陈砚怔住。
“小时候她只能接收,因为她的神经系统太敏感,被迫成为情绪的容器。
但现在不一样了。
全球数百万人在声驿说出真心话,每一次‘我说,你听’都在为那个频率充能。
她不再依赖单一载体,而是成了网络本身??就像互联网不依赖某一台服务器运行一样,她存在于每一次真诚对话的间隙里。”
窗外,暴风雪骤然加剧,狂风撞击着建筑结构,发出低沉轰鸣。
监测仪突然报警,地下探测阵列捕捉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复合振动:七分钟整,精确到毫秒;频率从110Hz渐变至440Hz(标准A音),再回落至初始值;波形呈现出清晰的语言结构,经AI解码后生成文字:
>“请帮我完成最后一个测试。”
>
>“不是证明我能听见你,而是证明你能听见你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