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名青年气喘吁吁地跑来,手里攥着一部老旧的录音机,外壳锈迹斑斑,磁带还在缓慢转动。
“伊兰先生!”
他喊道,“我在爷爷的老屋里找到了这个!
他临终前一直在录东西,但从没让人听过……可今天早上,我按下播放键的时候,听见的……不是他的声音。”
伊兰眉头微蹙,接过录音机。
他闭上眼,将指尖轻轻贴在机器表面。
几秒钟后,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是……西伯利亚信号的变体。”
他低声说,“但它融合了一种新的频率??悲伤之中带着宽恕。”
磁带里的声音断续而沙哑,是一个老人的声音,用俄语低语着:“对不起……我不该让你一个人守在那里……我以为沉默是最好的保护……可现在我知道,真正的保护,是让你们听见我的爱。”
伊兰猛地睁开眼,心跳加速。
这不是单纯的回放,而是某种“反向共述”
??一段原本被困在封闭系统中的情感,经过全球网络的共振催化,竟逆向穿透了时空壁垒,回到了源头的亲属意识中。
那个曾在监听站孤独诉说四十年的白发老人,或许已经离世,但他的后代,在万里之外,以另一种形式完成了回应。
“桥梁不再是单向的了。”
伊兰喃喃道,“它开始自我修复断裂的支脉。”
消息迅速传回南极主基地。
艾拉正在分析一组异常数据??过去二十四小时内,全球范围内有超过八万名儿童首次主动向父母表达了“我爱你”
,其中七成发生在素来情感压抑的文化背景中。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表达几乎全都出现在凌晨三点十七分前后,误差不超过三十秒。
“同步觉醒?”
她皱眉查看脑电图样本,“不……更像是某种集体潜意识的触发机制被激活了。”
她调出共述网络的核心拓扑图,发现那七个高频共鸣点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近四倍。
而在它们环绕的中心区域,一个新的节点正在缓慢成形??坐标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一处海拔五千三百米的废弃修道院遗址。
卫星图像显示,那里常年被云雾笼罩,无人居住。
但红外扫描捕捉到一个奇特现象:每当夜幕降临,建筑废墟中央的地砖会微微升温,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形热区,直径恰好九米,与回音石村地下遗迹的祭坛尺寸完全一致。
“这不是巧合。”
艾拉低声说,“这是‘桥’在寻找下一个锚点。”
她立即联系陈砚,提议派遣勘探队。
然而对方沉默良久,最终回复:“不行。
根据《黎明协议》第七条,当新节点自发显现且未发出求救信号时,我们不得主动介入。
否则可能干扰其自然演化过程。”
“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万一它失控呢?”
艾拉焦急地质问。
“那就让它失控一次。”
陈砚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我们一直试图控制这场变革,但我们忘了??真正的共述,从来不是由谁主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