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光。
**”
不是哭,不是喊,而是一个清晰的“光”
。
紧接着,第二句来了:“亮……亮。”
众人呆立原地。
那不是本地语言,也不是任何已知方言。
可所有人都感到心头一震,仿佛黑暗中真有一束光照进来。
莉娜冲上前检查母亲伤势,同时示意男人抱住孩子。
几分钟后,女人苏醒,第一句话竟是:“刚才……我梦见咱妈了。
她说,让她说话吧。”
那一夜,村庄破例点燃所有油灯,围坐在废墟中央。
孩子们被鼓励说出梦里见过的颜色,老人讲述从未提起的往事,连最固执的长老也低声承认:“也许……我们一直错把沉默当虔诚。”
三天后,当地电台罕见播报了一则非官方消息:“北部山谷三村联合宣布,自即日起废除‘禁语令’。
首个公共话语日定为地震翌日,命名为‘初言节’。”
莉娜离开时,村民们送给她一块手工编织的羊毛毯,图案是一群牵手的小人,口中飘出无数细线,连接着天空中的星星。
她知道,那不是装饰,是象征。
数月跋涉,邮车足迹遍及缅甸边境难民营、希腊海岛难民收容所、巴西贫民窟屋顶学校……每一站,都有人第一次说出“我害怕”
、“我错了”
、“我喜欢你”
。
有些话带来泪水,有些引发争吵,更多则是长久的沉默之后,一声轻叹。
而在北京,林远正主持一场特殊的分享会。
地点设在中关村地铁站地下通道,他曾每天穿行的地方。
三百个“言之心信箱”
已遍布全国,收集到超过四十万封匿名信。
今晚,他选出其中十封,邀请写信人亲自朗读。
第一位上台的是位穿格子衬衫的程序员,三十出头,手抖得几乎拿不住稿纸。
“我……写了这封信三年才敢寄。
我说……我喜欢男生。
我不是变态,也不是想标新立异。
我只是每次看到阳光照在他睫毛上,就想哭。
我爸到现在还不肯叫我名字,只喊‘那个东西’。
但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求他原谅,而是想告诉所有和我一样的人:你能活着,就已经很勇敢。”
全场寂静。
随后,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林远走上前,拥抱了他。
两人什么都没说,但眼角都有泪光。
最后一封信是一位小学老师写的,关于她班上一个总不说话的女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