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想告诉你,妈妈不会再躲了。
就算你还不会说话,就算你会害怕我这个陌生的脸,我也要天天陪你,直到你愿意叫我一声‘妈妈’。
>
>还有……妈妈现在学会了浇水、种花,还交到了朋友。
有个叫小满的女孩说,死去的东西不该被扔掉,应该变成养分。
所以妈妈把那些疼的记忆都留下来了,它们让我变得更柔软,也更勇敢。
>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离开这么久,请相信,不是我不爱你,而是我当时……找不到回家的路。
>
>现在,我回来了。”
录音结束时,天边泛起鱼肚白。
她走出录音棚,看见小满正蹲在“归来”
前,小心翼翼地将一小撮灰烬埋进土里。
“是告别箱里的吗?”
李婷问。
小满点头:“上个月收集的心事烧成了灰。
我说过,要让新的生命长得更好。”
李婷弯下腰,伸手触了触那株铃兰的叶片,露水沾湿了指尖。
“它比我坚强。”
她说。
“但它也是你养大的。”
小满抬头看她,“就像你说的故事,也会养大别人的孩子。”
第二天清晨,众人送李婷到门口。
她背着一个简单的帆布包,里面装着育儿笔记、成员证和那张老录音的U盘。
临行前,她突然转身,从包里拿出一支玻璃小瓶,递给苏晚。
“这是我留下的秘密。”
她说,“等我觉得准备好了,就打电话让你打开。”
苏晚郑重接过,放进日记本夹层。
火车启动的那一刻,李婷透过车窗看见小满高高举起一朵新开的铃兰花,朝她挥手。
她用力挥手回应,直到那抹白色消失在视线尽头。
三天后,一封来自西北牧区的合作站筹建报告摆在苏晚案头。
负责人是一位蒙族女教师,名叫萨仁。
她在信中写道:“我们这里有广袤草原,却没有一处让孩子说出‘我难过’的地方。
牧民们习惯把情绪藏进马头琴的低音里,但我们想试试,能不能让孩子们学会用语言代替沉默。”
随信附上的照片中,一群孩子围坐在毡房外,每人面前摆着一块泥巴捏成的脸谱??扭曲、狰狞、流泪、大笑。
萨仁在背面标注:“这是他们心中的爸爸妈妈。”
苏晚立刻回信:“请保留这些泥脸。
它们就是第一堂课的教材。”
与此同时,“铃兰之声”
平台迎来第10万条投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