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课程结束时,一位内蒙古的学员留言:“我所在的牧区,冬天长达七个月。
孩子们很少说话,大人也习惯沉默。
但我们有草原,有风,有星星。
我能做的,是不是也可以很简单?比如陪他们一起看星星,不说一句话?”
芸看到这条留言,立刻私信对方:“你可以录一段星空下的呼吸声,寄给我们放进‘声音回信’库。
很多人需要的,正是这种‘有人陪着却不逼我说话’的感觉。”
夜深了,小满独自坐在展览厅里,望着那架老钢琴。
月光透过玻璃洒在黑白琴键上,像一层薄霜。
她忽然想起小时候,也曾梦想学琴。
那时父亲还在,家里穷,买不起琴,他就用硬纸板画了个键盘贴在墙上,让她每天对着空气练习指法。
后来父亲酗酒、打架、进拘留所,那张纸板也被撕碎扔进了stove(炉子)。
多年后她才知道,那天晚上,父亲坐在厨房角落,哭了很久。
她站起身,走到钢琴前,掀开琴盖。
手指落在键上,试了一个音。
清亮,略带沧桑,像是经历过岁月打磨的灵魂仍在发声。
她弹了个简单的C大调音阶,然后是一句《欢乐颂》的开头。
生涩,走音,节奏也不稳,但她继续弹下去,一遍遍重复,直到双手渐渐协调。
门外传来脚步声。
芸站在那里,没敲门,只是静静听着。
等小满停下来,她才走进来说:“你想学吗?我可以教你。”
小满摇头,又点头。
“我不是想成为演奏家。
我只是……想试试能不能用自己的手,发出一点声音。”
芸笑了。
“那就够了。
音乐从来不是用来完美的,是用来真实的。”
两人并肩坐在琴凳上,一个教,一个学。
窗外,雪又开始下了。
远处温室的灯光映在雪地上,像一片温柔的星河。
第二天清晨,合作社收到一封紧急邮件。
发件人是西南山区一所留守儿童学校的校长。
信中说,他们收到了“一人一铃兰”
寄去的种子和种植包,孩子们兴奋地在校门口空地挖坑播种。
然而三天后,所有种子都被野猪拱了出来,踩烂在泥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