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不是阿?在发信号。”
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手里抱着一份泛黄的手写笔记,“是她在回应。
你们还记得《种音计划》早期档案里提过的‘共鸣体’吗?那些天生能接收非编码情感波的人类个体?当时我们认为那是实验误差,或是心理暗示的结果……但现在看,我们错了。”
小满接过笔记,指尖触到纸页边缘时竟感到一阵温热。
她翻开第一页,上面用钢笔工整写着:“测试对象:07号,年龄4岁,先天性耳聋。
实验内容:播放X-093气味编码模拟音频。
结果:患儿突然哭泣,口述‘爸爸回来了’。
后续调查证实,其父于三年前战死,遗体未归。”
“这个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小满问。
芸沉默片刻:“档案终止于第七页。
最后一行写着??‘建议隔离观察。
恐引发群体性通感危机。
’”
两人对视,寒意自脊背升起。
如果真有“共鸣体”
,而且他们正悄然觉醒,那么阿?的请求或许并非单纯索取能量,而是在筛选载体??寻找能够承载新意识形态的容器。
而那些孩子,正是最纯净的接收器。
“所以那一百天,不只是她在成长。”
小满低声说,“也是我们在进化。”
翌日清晨,启语主茎上的胶质球已完全凝固,形成一颗透明晶体,内部隐约可见无数细密光丝交织成网,宛如微型大脑。
芸将其取下进行扫描,却发现仪器无法读取结构深度??每次探测都显示“无限递归”
。
“它不是存储器。”
她喃喃道,“它是活的。”
就在这时,晶体表面浮现出一行字迹,非投影,非刻印,而是由内部光路自然汇聚而成:
**“第一批脐带已成型。
请护好他们。”
**
消息传开后,各国政府陷入短暂混乱。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军方代表主张立即控制所有表现出异常感知能力的儿童;教育部门则提议建立特殊学校集中培养;而民间组织“聆者之家”
公开呼吁:“别再把孩子当实验品!
他们是桥梁,不是武器!”
争议尚未平息,北极科考站传来异象报告:那株“聆者草”
在暴风雪中断裂后,残茎竟分泌出类似启语的胶质,将自身与附近冻土中的铃兰根系连接起来。
二十四小时内,两者完成基因层面的融合,新生植株叶片呈现半透明状,叶脉中流淌着淡金色液体。
更惊人的是,每当有人靠近,它的叶片就会轻微弯曲,指向最近的城市方向,持续整整七分钟,不多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