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墨迹已斑驳,但字字清晰可辨。
其中一段赫然写着:
>“贞元十三年冬,帝召李慎议边防,夜半赐酒。
李醉归邸,未及更衣即暴卒。
太医署报‘心疾猝发’,然其唇角紫黑,指爪青灰,显系中毒。
吾察之,欲奏,却被枢密院截表,并削我参政之权。
自此始知,庙堂之暗,甚于永夜。”
她呼吸微滞。
这是首次出现关于李慎之死的直接指控,且出自南宫萤亲笔!
比沈无咎供述更为确凿,因后者终究是影阁叛徒,难免遭人质疑动机。
而这一页,却是当年亲历者的血泪见证。
“您为何现在才肯交出?”
她低声问。
老人苦笑:“因为我一直不信,这世道还能变。
直到去年,《拾遗》传至山村,我翻开附录,看见赵伯通的名字,看见周景和的悔过书,看见连钦天监的星图都被还原……我才敢相信,真的有人在做这件事??不是为了复仇,不是为了夺权,只是为了不让真相沉没。”
他顿了顿,望着窗外细雨:“我把书给你,不是因为你是李家后人。
是因为你让一个老头子明白:原来灯,真的可以一盏接一盏地点起来。”
翌日清晨,李念带着《萤火集》启程返城。
临行前,全村老少齐聚村口相送。
孩子们捧着用桑皮纸抄写的《悔过席》片段,齐声朗读:
>“我曾低头,因惧刀斧;我曾沉默,因惜性命。
今愿以余生赎罪:凡我所知,悉数告人。
宁受千夫所指,不负寸心光明。”
声音稚嫩却坚定,在山谷间回荡不息。
回到言城无名堂,众人连夜校勘新增内容。
陈七红着眼眶道:“这一段若公开,必将震动朝野。
裴文渊虽死,但当年参与毒杀先父的官员仍有十余人在位,皆居要职。”
“那就更要登。”
李念平静道,“我们编《全史》,不是为了安抚旧人,而是为了让新人看清来路。
痛,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于是,《贞元全史》第四卷增补版正式开印。
除正文修订外,还在“异闻录”
中增设专章《南宫萤遗稿考》,全文刊载《萤火集》摘录,并附徐知远口述证词与三位同期学者联名背书。
书成之日,恰逢春社。
朝廷派员前来取样审阅。
来者乃礼部郎中崔衍,素有清誉,曾力主重审史案。
他翻完新卷,久久不语,末了只问一句:“此书发行,可否容我自费百部,赠予各地书院?”
李念微笑:“欢迎之至。
不过提醒大人,书中有些内容,可能会让您难以安眠。”
崔衍点头离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