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广陵府,绘山。
这一片山脉,本非灵脉汇聚之地,山势险峻荒芜,人迹罕至。
山阴之地,一座庞大的阵台,其上阵纹繁复,隐隐流转着幽暗光芒。
那些幽光正徐徐而起,将四周的灵气斥开。
古...
夜色如墨,浸透了长崎港的礁石与桅杆。
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在庙宇残垣间穿行,吹动檐角铜铃,一声轻响,仿佛回应三年前那场跨越重洋的呼唤。
李念站在归航的船头,手中紧握一枚信笺??是岭南分坊急递而来的新消息:柳含章虽伏法,其“再造民心”
计划却已在江南数府悄然推行,三百余种民间抄本被焚,数十名私授《全史》的塾师遭拘,更有孩童因背诵《悔过席》而被逐出学堂。
她闭目良久,指尖抚过衣襟内侧藏着的南宫氏铜铃。
铃声未再响起,但那一夜《照心引》的余音,仍如细针扎在心头。
船抵言城外码头时,天光初露。
陈七早已候在岸边,蓑衣湿透,脸色凝重。
“他们改了科举章程。”
他低声道,“今岁秋闱,新增‘史鉴’一科,考题皆出自官修《贞元实录》,凡有引用野史者,一律黜落。
礼部已下令,各州县设立‘正史讲堂’,专授钦定文本。”
李念默然踏上青石阶,脚底泥泞黏连,一如十年前初回此地的模样。
无名堂门前槐树依旧,只是枝干上多了几道刀刻痕迹,隐约可见“真”
“灯”
二字。
推门而入,堂中灯火通明,十余名校书生正伏案疾书,墙上挂着一幅新绘地图,红线密布,标注着全国三十六处“焚书点”
。
“这不是第一次。”
一位老校工抬头,声音沙哑,“先帝年间,也曾烧过一次书。
那时我在国子监做杂役,亲眼见太学生们抱着残卷跳进火堆,用身体压住火焰,说‘只要还有一页纸活着,历史就不算死’。”
李念缓缓解下斗篷,从竹篓中取出一只檀木匣。
匣内层层油纸包裹,最里层是一卷泛黄绢帛??正是《海外贞元录》初稿,附有十七位流亡士人后裔亲笔签名作证。
她将其置于案首,轻声道:“那就再点一次灯。”
当夜,无名堂地下密室开启。
这里原是传灯会藏匿禁书之地,如今扩建成刻坊,藏板三百余副,日夜轮转印制《全史》补遗。
李念召集骨干议事,宣布启动“破镜行动”
:以商队、僧侣、走方郎中为线,将新版《全史》混入药材包、佛经箱、嫁妆盒,送往各地私塾与书院;同时派遣游学先生伪装成算命瞎子、卖唱女伶,口传心授《异闻录》片段,务使真相如根须般钻入每一寸冻土。
“我们不再等他们允许说话。”
她说,“我们要让每一个不能读的人听见,让每一个不敢写的人记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