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会议结束后的第七十二小时,第一笔专项资金到账??来自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五千万元战略投资。
附函中写道:“贵司提出的‘民用出行芯片自主化’构想,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建议列为‘卡脖子’技术攻关储备项目。”
与此同时,一封匿名邮件发至公司内部举报平台,附件是一份恒力内部会议纪要扫描件。
内容显示,该公司高层曾在闭门会上直言:“正阳搞白皮书是作秀,搞芯片才是找死。
让他们折腾去吧,等资金链一断,自然会跪着求我们收编。”
林正阳看完邮件,冷笑一声,将其转发给全体管理层,并加了一句批注:**让他们看看,什么叫中国工人的骨气**。
一个月后,“赤心计划”
团队正式组建。
由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毕业的陈璐博士领衔,吸纳了十五名海归工程师与二十多名本土技术骨干。
他们在厂区东北角建起一座独立实验室,门口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子:**中国芯,为民行**。
为了保密,整个项目实行双盲管理:前端设计组不知晓后端应用场景,测试组不掌握原始代码逻辑。
甚至连食堂用餐都安排在专用区域,防止信息泄露。
而就在团队夜以继日攻坚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悄然逼近。
六月初,西南暴雨成灾,怒江流域多处道路塌方。
三辆正在执行“乡村振兴服务专用车”
任务的X3被困深山,车载通讯系统因基站损毁失联超过48小时。
当地村民冒险徒步十余公里报信,消息传回总部时,已是第三天凌晨。
林正阳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他亲自指挥调度,协调当地经销商派出救援车队,同时通过卫星定位锁定车辆位置。
令人震惊的是,尽管外界断联,但车辆仍持续向云端上传少量传感器数据??这是“智行OSPro”
新增的极简模式,在信号极弱时自动压缩传输包,保留关键状态信息。
“它们还活着。”
林正阳盯着屏幕上的心跳式数据波动,声音沙哑,“而且……还在尝试连接。”
技术人员迅速编写应急指令包,通过临近城市的高功率基站进行定向广播推送。
三个小时后,奇迹发生:三辆车先后回复确认信号,自动驾驶系统激活,借助地形数据库缓慢驶离滑坡区,最终汇合救援队伍。
事件曝光后,《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一辆电动车的生命力,折射中国制造的韧性》。
文中写道:“当灾难来临,不是所有希望都来自直升机与冲锋舟。
有时候,它藏在一串微弱的数据流里,藏在一个永不放弃连接的设计理念中。”
正阳的品牌形象再度飙升。
多家保险公司主动接洽,希望将X3纳入“灾害应急交通工具”
推荐名录;应急管理部也开始研究将其作为基层防灾标配装备的可能性。
而这场意外,也为“赤心计划”
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启发。
“我们原来的设计太追求算力了。”
陈璐在周例会上提出,“其实真正的挑战不在城市,而在这些信号盲区。
下一代芯片必须强化边缘智能决策能力,哪怕完全脱离网络,也能基于环境感知做出最优判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