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阴丹士林大概有七种颜色,只不过庄重、沉静、朴实的青蓝色,恰好迎合了中国百姓喜好蓝色的习惯。
《家庭课子图》金启芳20世纪40年代。
阴丹士林布的月份牌画宣传。
晚清民初时尚界最大的事就是女学堂兴起,中国女子第一次走向社会,虽说在世界女权运动历程里算姗姗来迟,可也算入世了。
女人们开始的一切的改革,首先从服饰开始。
学生们的标配渐渐成势:一件干净素雅的阴丹士林蓝布褂子,短齐膝盖头的印度绸黑裙子,长筒麻纱袜子,配一双刷得一干二净的蓝球鞋。
这种“润物细无声”
的阴丹士林蓝做成的旗袍,到民国中期,发展成高等学校女性师生的典型服装。
汪曾祺曾在《金岳霖先生》一文中写道:
那时联大女生在蓝阴丹士林旗袍外面套一件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
穿蓝毛衣、黄毛衣的极少……
我们习以为常的简单洁净的阴丹士林布,裹在葱嫩干净的女学生身上,那股清纯,那份淳朴,在男人们眼里别提有多**,使其很快成为社会和男权注视的焦点。
徐志摩曾在某个月夜对陆小曼低语:
我最喜欢你穿一袭清清爽爽的蓝布旗袍……
这下不得了,一时间“家家姐妹费商量,不斗浓妆斗淡妆。
想是名花宜素艳,一齐浅色看衣裳。”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
太太们争先恐后,纷纷效法装扮成学生样的时髦。
更有意思的是,也有女学生效仿这种穿着。
借用梁实秋在《衣裳》中提到的他印象中关于衣服最彻底的话:
我们平常以为英雄豪杰之士,其仪表堂堂确是与众不同,其实,那多半是衣裳装扮起来的……
同理,以着文明新装掀起的民主运动中,衣饰是革命了,可女人内心依旧包裹着小脚,服从着男人的欣赏观,裹上端庄静雅的阴丹士林蓝布旗袍,想要呼唤的不过是内心渴望被**的魔鬼。
还是女人最懂女人,王安忆《长恨歌》中已点明:
贞女传和好莱坞情话并存,阴丹士林蓝旗袍下是高跟鞋,又古又摩登……出走的娜娜是她们的精神领袖,心里要的却是《西厢记》里的鸟鹜。
这份既开放又内敛、既时髦又保守的“阴丹士林”
美啊,只属于月份牌世界里那袅袅婷婷的美人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