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说不出这种特异反应的性质是什么。
我只斗胆地提出如果防御不只是导致简单的转换性观念进入潜意识状态,而且导致思维的真正的心理分裂时,则类催眠状态的帮助是必要的。
所以说,自我催眠创造了潜意识心理活动的空间或领域,驱使观念被挡开。
但是,这可能就是我们必须认识的“防御”
的病理意义。
然而,我不认为心理分裂的产生是我们讨论的一知半解的过程。
因此,在它们的初级阶段,严重的癔症通常呈现出当时的一个综合征,可能描述为急性癔症(对男性癔症病例的回忆中,我们通常对这种表现形式诊断为“脑炎”
,对女性病例的卵巢神经痛诊断为“腹膜炎”
)。
在癔症的急性阶段,心理特征是非常明显的,诸如兴奋的躁狂和发怒状态,迅速变化的癔症现象、幻觉等。
在这种状态下,心理的分裂可能以上面我们试图阐述的不同形式发生。
也许这整个阶段被看成是一个长的类催眠状态,这个状态的残余为潜意识观念情绪提供了核心,而在这种状态下的清醒思维却表现的是记忆缺失。
由于我们对这种急性癔症的病因不甚理解(因为我不能冒昧地把安娜·O意外事件的过程进行一般化的应用),有可能还有一类,与上述讨论大不相同的心理分裂,被称为是不合理性的。
[272]然而,毫无疑问地存在着这个过程的其他形式,它们仍隐藏在我们年轻的心理学科学之中,要肯定的是我们在这个知识领域中跨出了第一步,而我们目前的观点将实质性地改变未来的研究。
现在让我们探究最近几年对心理分裂这方面知识的进展,这是理解癔症方面已取得的成就。
而这个成就在意义和重要性方面似乎是伟大的。
首先,这些发现使我们有可能从明显纯粹的躯体症状追溯到观念,而这些观念在病人的意识中是不能发现的(没有必要再进入这方面的讨论)。
其次,他们告诉我们去理解癔症的发作,至少一部分是由于一个潜意识观念情结的产物(参看沙可)。
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也解释了癔症的某些心理特征,这点可能值得做更详细的讨论。
确实,“潜意识观念”
从未或少有和难得进入清醒思维中,但它们影响着清醒的思维。
它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其并发症。
例如,一个病人受到完全难以理解的无意义的幻觉折磨着,但在催眠中,幻觉的意义和动机却变得清楚起来。
再者,它们通过做出某些观念来影响联想,这些观念比起它们没有受到潜意识强化的观念更活跃。
因此,特殊的观念群持续地、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作用于病人身上,迫使病人去想他们。
(这种情况类似于让内的一侧麻痹病人。
当他们麻痹的手反复被触摸时,他们什么也感觉不到,但是当要求他们说出感受到的触摸次数时,他们对多次的被触摸总是说成是一次。
)再有,潜意识观念控制着病人的情调和他的情感状态。
在展开她的记忆过程中,安娜·O对过去最初伴有活跃情感的意外事件的相应感觉使这一再现持续了数天之久,并且在她的催眠意识中,也呈现了清晰的回想。
这使我们对病人的“心境”
明白易懂——他们似乎在清醒思维但没有动机的情况下具有莫名其妙和不合理性的情感变化。
癔症病人的敏感性实际上很大程度简单地取决于他们内在的兴奋性,但是如果我们把“分裂心理”
看作一块发音板发出像音叉一样的音调,则我们对那些较微不足道的原因所致的活跃情感就更容易理解了。
任何激起潜意识记忆的意外事件均会释放尚未磨灭的这些观念的全部情感力量,而这种被唤起的情感与意识心理中所引起的情感是极不相称的。
我已在上面说到,一个病人的心理功能总是与她的潜意识观念的活跃性成反比。
她意识思维的减少部分地是,但仅仅是部分地基于一种奇怪的心不在焉。
在每一次她那一瞬间的“失神”
后——这是不断地发生的——她不知道在这过程中想过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