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力比多类型02(第18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快乐附着某一特定的身体器官)好像为弗洛伊德在此首用。

在《精神分析导论》(1916~1917)第21讲中的开始部分,弗洛伊德对这一术语进行了更深刻的探讨。

当然,其隐含的观点还要早很多,比如可见《性学三论》(1905d)第三篇的开头一段,标准版,第7卷,第207页。

[279][见《论自恋》,第87页。

[280][虽然这些章节的一般意义是清楚的,但在使用“主体”

(subject)时仍有一些混乱,作为一条规则,“主体”

与“对象”

分别指本能(或心理的其他状态)的根源,及本能所指向的人或事。

然而,在这里,“主体”

似乎指在关系中起主动作用的人——代理人。

在这个意义上,“主体”

更明确的用法在下文中还有。

[281][见上一脚注。

[282][1924年增注]在涉及本能生活的最新作品《受虐狂的节制问题》(1924c)中我表达了一种相反的观点。

[283]这是希腊语动词的暗喻。

[284][见《性学三论》(1905d)第二篇结尾处的一节。

标准版,第7卷,第203~204页。

[285][尚不知此处指哪一节,也许指遗失了的关于升华的论文中的一部分。

事实上,在《目前对战争与死亡的看法》(1915b)中确实讨论了这一问题。

但这却不是弗洛伊德的本意,因为这出现在不同的作品中。

在1915年为《性学三论》(1905d)加的脚注中(写该文的这一年),弗洛伊德坚持认为,升华与反向形成是不同的过程(标准版,第7卷,第178页),在德语中,“同情”

用的是“Mitleid”

,本意为“同时遭受”

、“怜悯”

关于这种感情的起源问题在《对“狼人”

的分析》(1918b)中亦可见到,标准版,第17卷,第88页,它写于1914年,仅在本文之前的几个月。

[286][仅在第一版中用了“jeder”

意为“每一个”

,后用“jener”

意为“这一个”

[287][布洛伊勒(1910b,1911,第43页和第305页)的术语“矛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贞观大闲人逃荒,末世农女拽翻天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我靠生崽火爆全星际姜丝阿伽雷斯福气农女有空间我能穿进语文书柯南之从聊天群开始绝色师妹领进门,全师门向她称臣仙帝重生混都市斗破以签到开局豪门蜜爱:枕上撩妻有道咸鱼穿成年代文炮灰[快穿]我的微信连三界师兄他会读心穿越成小吏家千金灶神崽崽三岁半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穿成逃婚女主的妹妹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穿书末世文:我成了小白花前女主萨尔桑娜嫁国舅混在妖尾的魔导商人穿越顺便修个仙穿书虐文女主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