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117][在1920年之前的版本中,该处是:“性腺并不生成性活动,对阉割后的男人的观察证明了早先摘除性腺的情形,即性腺的消除不会消失性特征。”
同样,下一句第二部分为“然而问题不在于性腺的实际缺失,而在于抑制……”
]
[118]见李普什舒兹(Lipschütz)的作品(1919)。
[119]“双性”
(bisexuality),指动物和人是雌雄同体,即在躯体和心理上同时存在着两性的成分。
——中译者
[120][就这一点而言,整个这一段是从1920年才这样写的。
在第一版(1905)及随后的两版中,此处写道:“真情是我们对性兴奋的实质一无所知,尤其是对与性有关的器官仍不清楚(性腺的重要性被高估的现象已经发现)。
在我们惊奇地发现了甲状腺在性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后,我们有理由认为自己对性活动的基本因素仍是无知的。
任何人若要用有限的假设填补这一知识的空缺,或许会把在甲状腺中发现的动力性物质作为起点,并沿着该思路深入下去。
也许可以这样设想,作为快感区适宜刺激的结果,或作为伴随性兴奋的其他情形,通常被有机体播撒的一些物质开始分解。
分解的结果作为一种特殊刺激作用于生育器官或与此有关的脊髓中枢(我们已熟知毒物进入人体的现象,特定的器官会出现类似的毒性变化)。
性兴奋如何由快感区的刺激引起了纯粹的毒性刺激与生理刺激在性过程中会起什么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即使在假设的层面上,也非我们目前的知识所能解释。
我要补充的是,我并不认为这一假设如何重要,如果它的基本本质保持不变,即对性化学的强调,那么,我随时会放弃这一假设而代之以更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性激素被发现之后,弗洛伊德对这一假设仅做了极小的改变。
他不仅在1905年,而且早在1896年他就看到了这一点。
参见他1896年3月1日和4月2日写给弗利斯的信(1950a,信42、44)。
他对化学因素重要性的更进一步强调可见他《性欲在神经症病因中的地位》的第二篇论文,几乎与《性学三论》同时出版(1906a)。
]
[121][除最后一节外,本部分写于1915年。
主要依据弗洛伊德《论自恋》(1914c)的论文。
]
[122][说到力比多对“对象”
的专注或撤离等问题,在此处及别处均无解释的必要。
弗洛伊德指的是对象的心理表征(Ven),而不是外部世界中的对象。
]
[123][1924年增注]既然移情性神经症之外的神经症已在很大程度上可接受精神分析,那么,这种早期的局限性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124][1924年增注]参见前一脚注。
[125][1915年增注]参见《论自恋》(1914c)。
[1920年增注]“自恋”
并非由纳科(Naecke)所创,在那篇论文中我有失误,它由弗利斯所创。
[霭理士本人此后对此有更详细的讨论,并认为这种荣誉应当分享。
]
[126][这一段于1920年加入。
]
[127][在1924年之前的各版中,从“力比多”
到这句话的结尾,印刷时均有空格。
1919年加的脚注]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是重要的,对一般人含混不清的“男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