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6][这是指在谢林(Sg)的泛神论的“自然哲学”
的追随者的意义上说的,在19世纪早期的德国十分流行。
]
[7][“Sie(您)”
在较早的德文版中是这样写的;在奥地利和伦敦版《弗洛伊德全集》中则是“sie(他们)”
。
]
[8][“u”
和“bewusst”
(潜意识和意识)。
应该承认,在德文中这些词最具有被动的语法形式,一般是在被动的意义上讲的。
在英文中“意识”
和“潜意识”
可以用做被动的,但常常不用做主动的:“我意识到我的脚趾痛”
,或者“他没有意识到他的仇恨”
。
德文的用法则宁可把疼痛说成是意识的,把仇恨说成潜意识的,而且这是弗洛伊德经常采纳的用法。
]
[9][弗洛伊德的《论潜意识》(1915e)第一节(标准版,第14卷,第166页以下)以较长的篇幅讨论了这个问题。
]
[10][性本能构成了第20讲的主题。
]
[11][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1930a)中全面地讨论了文明与本能力量之间的对立。
]
[12][德语为“Fehlleistungen”
,字面的意思是“错误的行动”
或“错误的功能”
。
这个一般概念在弗洛伊德之前并没有。
而且为翻译它还发明了一个英文术语。
《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1901b)全文都致力于讨论它们。
弗洛伊德在他的说教性的著作中(如他在此所做的)经常把它们用做介绍其理论的最合适的材料。
它们确实属于他自己的心理学研究的最早的主题。
他对此感兴趣的某些历史性说明将在标准版的第6卷的编者导言中找到。
由于在这些演讲中有大量有关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因此,为了节省篇幅,在这里我们将使用“P.E.L”
(指《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这个缩略词)。
该书的页下参考文献出处都与标准版第6卷有关。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