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论释梦的理论与实践
banner"
>
1923
贺岭峰译
高申春校吕俊修订
按语
本文不是对《释梦》一书的修正,而是对该书问世20多年来一些想法的评论。
共10个问题:
(1)释梦的几种技术程序;(2)解释工作与抵抗压力的关系;(3)自上而下的梦与自下而上的梦的区分;(4)梦与清醒生活的关系;(5)梦的解析的两个阶段;(6)梦的整体评价;(7)梦的形成与前意识梦念、被压抑愿望冲动的关系;(8)分析中的梦与移情、暗示、强迫性重复之间的关系;(9)显梦与梦念的反向形成、伪装过程及其例证;(10)梦与自我的多元性。
《释梦》最后几版[361]从铅版中印出来时,一些意外的情况促使我把以下想法独立陈述,而不是把它们写进正文作为修正和补充。
一
在分析过程中,释梦可以从几种技术程序中做出选择[362]:
a.分析者可以按时间顺序进行分析,让梦者按他对梦的内容的陈述顺序来进行联想。
这是原始、经典的方法,我仍然认为,它是我们对自己的梦进行自我分析的最好方法。
b.分析者也可以从梦中挑出某个因素,从这个特殊因素开始解释工作。
例如,分析者可以选择最打动人的片断,或者那些最清晰或具有最大感性强度的片断;或者也可以从梦中所说的话开始,以期能与清醒生活中所说的话联系起来。
c.分析者还可以全然不顾显梦内容,而是问梦者就他对梦的描述而言,他由此联想到前一天发生了哪些事件。
d.最后,如果梦者对释梦技术已经很熟悉,分析者可以不给他任何指导,让他自己决定从哪儿开始谈他对梦的联想。
我无法断言哪一种技术是完美的或通常会取得好结果。
二
更重要的问题是解释工作是否是在抵抗的压力(pressureofresistence)下进行的,这种压力或高或低,分析者不久便会感受到。
如果压力很高,一个人可以成功地发现梦所关注的是什么事情,但是无法分辨出梦对这些事说明什么。
就好像一个人试图听清楚远处的或小声的谈话。
这种情况下,分析者可能确信与梦者合作无望,不必过多涉及其中,也不必提供什么帮助,只是满足于向他提供若干象征的可能解释。
在艰难的分析中,大多数均为此类,因此分析者不能从中得到更多关于梦的形成的性质和机制情况。
分析者尤其不能从梦中得知那个一再出现的问题:梦的愿望满足可能藏在哪儿。
当抵抗的压力太大时,分析者发现梦者的联想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他对已描述过的梦并不是产生所希望的联想,而是连续不断地出现梦的新片断,它们不断出现却不引起联想。
只有当抵抗保持在适当水平时,解释工作才能正常进行,梦者的联想开始与显梦区分开来,从而触及到大量主题和观念,然后,从中出现另一列的联想,迅速集中(verge)到被寻找的梦念。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分析者与梦者的合作才成为可能,而在抵抗的高压力下却会一无所获。
分析过程中发生的梦,即使没有真正显示出抵抗,也是无法解释的。
它们提供了对隐藏其后的潜在梦念的自由解释,这可以与成功的创作作品相比。
这种作品虽已经过艺术加工,但其基本主题似依稀可辨,尽管这些主题已不同程度地受到调整和改变。
这种梦在治疗中的作用,是在没有实际内容的情况下引入梦者的思想和记忆。
三
如果区分不是十分严格,大致上,我们可以在自上而下的梦和自下而上的梦之间做出区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