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图腾与禁忌
banner"
>
——蒙昧人与神经症患者在心理生活中的某些相同之处
1913
邵迎生译
郭本禹校
邵迎生修订
按语
本书是弗洛伊德应用精神分析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的首次尝试。
也是弗洛伊德第一次集中阐述自己关于宗教和道德起源的一部重要著作。
全书由四篇论文组成,通过蒙昧人与强迫神经症患者的比较,推断了图腾崇拜的本原意义。
认为图腾禁忌反映了人类对**的恐惧;塔布禁忌则是矛盾情感的产物。
它构成了蒙昧人的原始道德观;蒙昧人的法术思维品质——思维万能,构成了他们泛灵论原始思维模式。
在这一思维模式作用下,他们用支配心灵生活的法则来支配实在之物,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神灵观念,并因此为宗教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还断定图腾崇拜中的图腾动物乃是“原父”
的替代物;图腾崇拜的来源即在于那些被父亲驱逐的儿子们联合在一起,杀害并吞食了自己的父亲以后产生的罪恶感、悔恨和怀念,故所有的神都是依据父亲的形象的构成物。
而宗教的发展正是来自于对弑父罪恶感的“集体意识”
,人们把这种心理过程以潜意识的形式一代又一代地积淀。
这种唯心理论(psy)的观点固然并非科学,但对我们研究宗教和道德起源的认识根源也不无参考价值。
序言
这里的四篇论文最初以本书副标题为题目,发表于《意象》的第一卷和第二卷上。
《意象》是一种在我指导下出版的期刊。
这几篇论文是我在将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心理学(V?lkerpsychologie)中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方面所做的最初尝试。
因此,它们与冯特(WilhelmWundt)所做的广泛详尽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形成对照。
因为,在这些研究中,所有的假设和非分析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都是围绕上述相同的目的而展开的。
另外,它们还可以与精神分析苏黎世学派的一些研究文献形成对照。
这一学派致力于运用社会心理学来解决个体心理学的问题。
(参见荣格,1912和1913)应该承认,正是依据这两种来源,我获得了撰写这些论文的最初动力。
我深知我的这几项研究难免挂一漏万。
对于一项开拓性研究的一些必然特征,我不必赘言。
不过,其他方面还需阐述一下。
虽然本书所收集的四篇论文旨在引起广大有识之士的兴趣,但是除了对于精神分析学的精髓有所掌握的很少一部分人士以外,这些论文事实上很难被人们所理解和赏识。
我力求使它们成为社会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诸学科的学子与精神分析学家之间的沟通桥梁。
然而,它无法给任何一方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既不会给前者足够的有关心理学新方法的启示,也不会使后者更充分地掌握研究材料。
能引起双方的注意,并促使他们相信彼此间的不断合作一定会有益于该学科的研究,我便感到满足了。
读者会发现,图腾与塔布(这本小册子正是以此为标题的)[1]这两大主题并没有得到同等的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