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76]
这本书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
1901年发表在杂志上,1904年出版了单行本,其后再版多次,每次均有修改和补充。
在这部著作中,弗洛伊德从精神决定论的思想出发,依据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失误(parapraxia)现象和自我分析的实际资料为素材去发掘意识的存在,了解潜意识压抑作用的功能,揭示人的深层精神活动的奥秘。
弗洛伊德说明人的思维过程绝非首先是理性的,而知觉、记忆、思想和冲动通常是由潜意识欲望引导的。
他说:“你若有机会以精神分析法探求人心深处的所思所感,便不难一睹种种潜意识动机的真相。”
[77]我们口头说的,“并不是我们真要说的”
。
他断言,被压抑的潜意识的东西侵入意识系统有六种伪装形式,即自由联想(free-asso)、移情(transference)、梦、神经症症状和遗忘、失言、笔误等失误行为以及诙谐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们所遗忘的大多数是人们不愿追忆的。
他说:“他自己对不出钱看病的人,都容易忘记。”
有一次会议刚开始,会议主席却宣布:“现在闭会。”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是会议主席在潜意识中不愿意开会的真情流露。
就是说,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遗忘等失误行为可能都是真正动机的反映,尽管这种动机还未被意识到。
由此提出了精神决定论的思想,认为人的心理行为的千变万化都有其原因,即内在的、深层的、潜意识的精神决定因素。
这说明潜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该书标准版编者导言认为,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只有《精神分析导论》可与这本书——《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相媲美。
[78]尽管一般认为《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对精神分析理论架构没有任何贡献,批评书中一些事例过于牵强附会,口误界定过宽,无法科学验证,存在神秘主义倾向,但此书是弗洛伊德最广为后人阅读的书之一,它在弗洛伊德在世时,就已经再版11次,并且被翻译成12种语言。
[79]
3.《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这是一篇探讨幽默、诙谐等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的潜意识心理机制的论文,也是弗洛伊德阐述潜意识的专论之一。
发表于1905年。
全文分为三部分:分析部分、综合部分和理论部分。
分别就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诙谐与梦、潜意识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探讨。
弗洛伊德认为,诙谐具有潜意识性、凝缩性、移置性、短促性和间接表现性等特点,并指出诙谐是能量的突然释放,双关语、言简意赅、玩弄辞藻,达到能量的节约,而许多诙谐的评语同样蕴含着被掩盖的某种攻击行为,蕴含着宗教、性和其他禁忌所不宜公开说的话。
举例说,古希腊大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的妻子有一天在学生面前谩骂并向他的老师身上泼水时,苏格拉底曾诙谐地说:“我早就知道,天要打雷(指骂人),一定会下雨的(指泼水)。”
结果一时尴尬的局面转为哄堂大笑。
从弗洛伊德的观点分析,这一诙谐,就是苏格拉底企图摆脱窘境的一种潜意识活动的外化。
因此,弗洛伊德说:“诙谐是在潜意识里形成的,只要它服务于潜意识的目的,或者服务于被潜意识所强化的目的——这就是最‘愤世嫉俗’的诙谐。”
[80]本文所涉及的诙谐、滑稽、幽默、梦等问题,不仅有助于对潜意识的理解,而且还具有更广泛的人类学、语言学的意义。
[81]
这本书是弗洛伊德性欲论最主要的代表著作,发表于1905年。
性欲论(sexualtheory)是正统精神分析的两条基本命题之一,也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
本书由弗洛伊德关于“性变态”
、“幼儿性欲”
和“青春期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