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后弗洛伊德又得了严重的风湿病,写字的时候,手不停地颤抖着,但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却说:“我的精神并没有受到动摇。
……这就表明,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多么重要啊!”
[101]但厄运接踵而来,1917年他的下颚癌初显征兆,下颚经常颤抖,且不停地疼痛。
这与他每天吸20支雪茄有很大关系。
弗洛伊德总是在上衣口袋中放上几支上等的雪茄烟,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期,依然如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1918年9月28日,中断了三年多的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五次大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
玛莎和小儿子厄恩斯特随同弗洛伊德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共有42位精神分析学家和爱好者,有几名来自荷兰和德国,其他的都来自奥地利和匈牙利。
在大会上,弗洛伊德宣读了《精神分析治疗法的前进方向》的论文。
费伦茨当选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
布达佩斯市长向代表们表示了官方的欢迎,并拨了一艘游艇供代表们游览多瑙河之用,各界都为他们举行了正式的招待会和宴会。
列席会议的还有德、奥、匈三国的官员,他们要求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对战争精神神经症的士兵给予帮助。
布达佩斯准备建立治疗炮弹导致心理疾病的中心,由一名精神分析学家负责全面工作。
布达佩斯大学数千名学生要求费伦茨到大学开设精神分析学课程。
他在布达佩斯治疗精神神经症患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正如艾丁根在柏林以及阿伯拉罕在阿伦斯坦的陆军医院里取得的成就一样。
弗洛伊德对核心委员会成员说:“我们还真有点用处!”
又说:“这是我们头一次被当作一个公认的科学团体对待……”
费伦茨高兴地插嘴说:“……并且能做出宝贵的贡献。”
“弗洛伊德教授,我们不仅仅是有用,而且是必需啊!
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人,这是我多年来的理想!”
[102]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刚刚诞生的奥地利共和国经济萧条,货币贬值,举步维艰,三个儿子均找不到工作,诊所收入少得可怜,还得供养一家老小(母亲和多尔菲、两个孀居的妹妹和孩子、明娜、自己的妻子和孩子)16口人,只得靠借债度日。
在零下十多度的严冬下,弗洛伊德白天守候着没有暖气的诊室行医,晚上还要用冻僵了的手执笔写作。
在此期间,出版了他的《精神分析短篇论文集》第四卷。
还在维也纳成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出版社。
因战争的灾难,精神病患者剧增,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上的空虚、苦闷和悲观,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精神分析学,以期获得解决精神疾患的奥秘。
因此,西欧各国政府、学者和普通人对精神分析学的兴趣大大增加,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在各国的分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五)精神分析学最后成熟时期(1920~1929)
20世纪20年代,是精神分析学最后成熟和声誉日隆的时期,也是弗洛伊德主义理论建树时期。
在这个时期,弗洛伊德在医疗上又日益兴旺起来,除每年夏季有三个月的假期外,每天工作繁忙,从上午9时到下午1时都在对患者进行分析。
在学术上,弗洛伊德对自己的学说通过集体的讨论又做了补充和修正,使精神分析学由一种作为治疗神经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为一种阐明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体系。
主要代表著作如下:
1.《超越快乐原则》
此书是弗洛伊德后期主要著作之一,发表于1920年,全书共七章。
他提出,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除了快乐原则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现实原则外,还有一条更基本、更符合人的本能的原则,它的作用超出了快乐原则,这就是强迫重复原则,即要求重复以前并回归到过去的状态。
作为生物惰性的本能,正具有这一特征。
像人这样的有机体,因本能固有的保守性,也有恢复原初的无机物状态的倾向,可成为死的本能。
因此,弗洛伊德在这部著作中,修正了他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人的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
[103]
2.《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