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也见于恒定性原则的同一阐述段落中。
由此可见,弗洛伊德这些早期《癔症研究》所依据的假设仍是他后期推想的基础。
三、两位作者之间的分歧
这里我们不予考虑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之间的个人关系。
这在《厄内斯特·琼斯传记》的第一卷已做了充分的描述,但简要地讨论他们在科学上的分歧是我们关心的。
第一版的序言中已公开提到这种分歧的存在,而在弗洛伊德以后出版的书中,这种分歧更大了。
但十分奇怪的是在书中,他们的分歧很不明显,尽管《绪言》一书是他俩唯一的一本公开的共同著作,但不易肯定的是作为一个整体,各人在不同内容的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可以毫无疑问而确信地说,后期的技术发展及其由这些技术而引起的抵抗、防御(defence)和压抑这些重要的理论概念归功于弗洛伊德的贡献。
从书的第268页说明显而易见,这些概念是如何在强制性方法取代催眠术之后出现的。
弗洛伊德本人在他的《精神分析运动史》(1914d)中宣称,“压抑理论是构成精神分析结构的奠基石”
,并对所得出该结论的方法作出和本书所述的同样的说明。
他也坚持认为是他独自触及这个理论的,而其发现史充分地证实了他的这种信念。
同时,他在这同一段落提及叔本华(Shauer,1844)对压抑这一概念的注解,而弗洛伊德只是在后期生活中才读到他的文章。
最近已有人指出“压抑”
一词来自于19世纪早期心理学家赫尔巴特(Herbart,1924)的著作中,他的许多观念对弗洛伊德周围的许多人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他的精神病学方面最亲近的老师梅纳特的影响。
但是,这些细微的迹象丝毫没有贬低弗洛伊德理论的独创性,而是以这些为经验基础,这在《绪言》(第10页)中其最初表述可以看出来。
相比之下,布洛伊尔无疑独创了“类催眠状态”
的概念,我们不久会回到这个问题上来。
布洛伊尔可能负责两个术语即“宣泄”
和“发泄”
。
但是在《癔症研究》中,许多理论性的结论是两位作者合作期间讨论的产物。
布洛伊尔本人评论道,难以在这种情况下决定谁为先后。
除了受沙可的影响,这是弗洛伊德一直强调的,还必须记住的是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二人均基本忠于赫尔姆霍茨学派,他们的老师厄恩斯特·布吕克,是该学派中一位杰出成员。
《癔症研究》中的许多基本理论是出自那个学派的学说,即所有自然的现象最终可用生理的或化学的力来说明。
[136]
我们已清楚虽然布洛伊尔是第一个提到“恒定性原则”
这个名称,但他把这一假设归功于弗洛伊德。
同样,也把“转换”
()这一术语归功于弗洛伊德,但(如下面的解释)弗洛伊德本人声称这只是词汇的应用,而概念则是二人共同合作的结果。
另一方面,有许多相当重要的概念似乎应归功于布洛伊尔,诸如:幻觉(hallu)的概念是从想象到知觉的“退行”
;知觉和记忆功能不能以同样结构运作这个论题;而最令人惊奇的是约束(紧张的)和非约束(多变的)的精神能量之间的区分及其相应的原发和继发的心理过程之间的区分。
术语“贯注”
(cathexis)的使用是在书中第89页第一次出现,其在意义上与精神分析理论是这样的相似,这可能归因于弗洛伊德。
当然,主管运送能量的心理结构的部分或全部的概念是以恒定性原则为先决条件的。
尽管在本卷中第一次使用标准的实际用语,但弗洛伊德在这之前已用了其他词语表达。
因此,我们发现他使用这些术语“能量的供给”
(1895b)、“负载兴奋总量”
(1894a)、“情感提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