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hypnht)得以存在,由此或产生转换,或转换稳定存在。
这里我们用精确的词义来说就是“创伤性癔症”
(traumatichysteria)的潜伏期。
鉴于这些心理状态是这样不同,虽然这些状态在最重要的方面是一致的,能被归类为自我催眠,但采用“类催眠”
来表示似乎较合适,因为它强调了这种内在的相似性。
它总结了上面所引证的由莫比斯提出的观点。
然而,最重要的是它表明了自我催眠的本身,即在癔症现象产生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于它使转换较容易发生,并且(通过记忆缺失)保护转换的观念不被磨灭——这种保护最终导致心理分裂的增加。
似乎有可能相信的是:虽然症状的本质最初是意念性的,但是症状的重复,用朗姆伯格的话来说(1840,第192页)是把它们“印刻”
在身体中,至此这些症状不再以心理过程为依据,而以神经系统的改变为依据,在其发生的同时,它们可能会变得自我满足,觉得是真正的躯体症状。
这个观点本质上既非站不住脚,也非未必确实。
但我相信我们的研究阐明癔症理论的新见解正在于显示了这个观点至少在许多病例中不符合实际。
我们认识到,“当我们在引起患者对意外事件的清晰回忆和引起其伴随的情感这两个方面取得成功时;当病人已最能够详细描述那个意外事件,并把情感置于言语之中时,我们见到大多数各种不同的、已持续多年的癔症症状立即和永远地消失”
。
在这些页中所报告的病例为支持这些断言提供了一些证据。
“我们可以把这个格言反过来说:‘当原因停止时,结果也停止。
’从这些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即对意外事件的回忆)持续数年在操作着——不是间接地,通过一系列中间因果的联系,而是作为一种直接释放的原因——就像一个意外事件过去很久以后,在清醒意识中回忆起这个心理痛苦时仍激起泪腺的分泌一样。
癔症发作主要来自于回忆。”
但倘若是这样——如果心理创伤的记忆无疑被看作一个当时的动因,就像一个异物强行长期进入后,并且如果病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记忆及其出现,那么,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着潜意识的观念,并起着作用。
再者,当我们开始分析癔症现象时,我们不只是去发现这些孤立的潜意识观念,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在现实中,就像法国研究者的有价值的研究所显示的那样,大的观念情绪和伴随着重要后果的心理过程在许多病人中完全是潜意识地保持着,并且与意识的心理生活共同存在着;我们必须认识到存在着心理活动的分裂这样一件事,而这对我们理解复杂的癔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五、潜意识观念和不能纳入意识的观念——心理分裂
我们称那些我们觉察到的观念为意识性的观念。
人类存在着自我意识的奇怪事实。
我们能看到和观察到宛如物体一样的观念存在于我们之中,而且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
这种情况不总是发生,因为很少有理由要做自我观察。
但是每个人存在着这个能力,因为每个人都能说:“我认为是这个或那个。”
我们描述为意识的那些观念是我们观察到的我们中的活跃的部分,或者是如果我们注意了它们,我们应当能观察到它们。
在任一特定的时候,它们几乎不存在。
除了上述的那些观念之外,如果同时有其他观念,我们应称它们为潜意识观念。
似乎不再有必要去争论有关支持时下潜意识或下意识观念的存在。
它们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实。
如果我忘了我的一个医疗访视,我就有很不安的感觉。
我从经验中知道这种感觉的意义:我忘记了某事。
我徒劳无益地去搜寻我的记忆;我没有发现原因,直至突然间,可能数小时后,它进入到我的意识中。
但我已整天不安。
因此,访视的观念已整天在运行着,就是说存在着,但不是在我的意识中。
另一个例子是,一天早晨一个忙碌的人因某事而烦恼。
他完全被他的办公室工作所吸引着;当他在工作时,他的意识思维完全被占据着,他没有把思维放在他的烦恼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