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癔症研究008
banner"
>
正如总结的那样,让内的观点已对癔症素质这个重要的问题给予了回答,即癔症类型(typushystericus)的本质(这个术语在本质上如同我们所说的痨病型,我们理解为它是长而狭窄的胸廓、小的心脏等)。
让内认为癔症的素质为先天性心理薄弱的一种特定的形式。
对此,我们愿简要地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如下:这不是因为病人的心理薄弱而发生意识分裂,他们所表现的薄弱心理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活动被分割,只有其一部分能力受他们的意识思维支配。
我们不能认为心理薄弱癔症类型,是癔症素质的本质。
我们试图举个例子使这两个句子的第一句变得意思清楚起来。
我们常能在我们的一个病人(凯瑟琳娜·M夫人)身上观察到意外事件的如下过程。
当她感到相对较好的时候,一种癔症症状就可能出现了,即痛苦的、强迫性的幻觉、神经痛,或其他类型,其强度可能在某时也增加。
同时,病人的心理能力持续降低,过了数天后任何一个非第一位观察者都会有可能认为她是心理薄弱。
然后,她可能缓解这种潜意识观念(常常属于遥远过去的一种心理创伤的记忆),这或者通过医生对她的催眠,或者她在活跃情绪的烦躁状态下突然描述意外事件的方式。
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她不只是变得安静和快活,而且摆脱了痛苦的症状;这时总是令人惊奇地观察到她智力的广度和清晰性以及她理解和判断的敏锐性。
她能很好地下棋,这是她消遣的爱好,她喜欢每次下两盘棋,很难把她看成是缺乏心理综合能力的人。
但不能回避的印象是在意外事件过程中,正像我已描述过的,潜意识观念本身激起她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的不断增加,这种情况发生得愈多,则意识思维所起的作用这部分就变得愈小,直至降低到完全的低能;但在那时,我们用很聪明的维也纳人的说法,她是“在一起”
(字面上意思是“一起”
,意指“一个人的正确心理”
),她具有相当非凡的心理能力。
我们还要引申出的是正常人中的一个可以比较的状态,即不是注意的集中,而是全神贯注。
如果某人因一个活跃的观念而“全神贯注”
时,如担忧,则他的心理能力同样会降低。
每一个观察者大都受到他所观察的患者的影响,我们倾向于认为让内的观点形成主要是在对心理薄弱的癔症病人的详细研究过程中,这些病人因为疾病和由此而引起的心理薄弱而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所以是在医院和相应的机构中发现他们的。
而我们自己对有教养的癔症病人的观察迫使我们对他们的心理持有根本不同的观点。
我们的观点是:“在癔症病人中,可能发现头脑最清晰、意志最强、最有个性和最高水平批评能力的人。”
癔症中不排除有大量天才、可靠的心理天资的人,但是由于疾病的缘故,而使他们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就。
然而,毕竟癔症的最高典范圣·特丽萨就是一个天才并有伟大的实干能力的女人。
但是,在另一方面,极傻、无能和意志薄弱的人也不是抵抗癔症的受保护者。
纵然我们不认为这仅仅是疾病的一个结果,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心理薄弱的癔症类型是常见的一类。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这里所发现的不是麻痹的、冷漠的愚蠢行为,而是一种过度的心理活动所导致的无效。
我将在后面讨论天生素质的问题。
这里我只是提让内的观点,即心理薄弱无论如何是癔症的根子,而心理分裂是站不住脚的。
[271]
与让内的观点相反,我相信在许多病例中,其分裂的根由是过度效应,即两种异类的观念系列习惯性地并存着。
已经频频指出的是当我们的意识思维被一系列和我们的活力毫无共同之处的观念所占据时,我们常常表现的不只是“呆板性”
的活动,而且当我们的思维“忙于别处”
时,我们毫无疑问也能够有心理功能。
例如,当我们正确地大声朗读并有适当的语调时,但过后我们对自己所读的没有哪怕是一点的印象。
无疑有许许多多的活动,从机械性的活动诸如编织衣服或去水锈,到某些至少只需较少程度的心理功能的活动,许多人只要花一半的心思在所有这些工作上就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