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这一方面,我想大胆地暂时探讨一个应该受到最彻底论述的主题。
作为精神分析的某些发现的一个结果,我们今天已能对康德关于时间和空间是“思想的必然形式”
的原理进行讨论。
我们已经知道,潜意识的心理过程本身是无始无终的。
[35]这就意味着,首先,它们不是按年代顺序编排的,时间在它们身上不发生变化,时间的观念也不适用于它们。
这些都是消极的特点,只有代之以和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做一比较才能弄明白。
另一方面,我们关于抽象的时间观念似乎完全是从知觉意识系统的工作方法中派生出来的,并且和它自己对该工作方法的知觉一致。
这种功能样式或许会构成提供一个保护层来防备刺激的另一种形式。
我知道,这些说明听起来一定很模糊,但我必须把自己限于这几条线索中。
[36]
我有一个印象,这些最后的考虑使我们对至高无上的快乐原则有了更好的理解;但我们还没能对那些和这种支配作用相反的情况做出解释。
因此,我们不妨再深入一步。
像这些强大到足以打破这个保护层的外部兴奋,我们称之为“创伤性的”
。
在我看来,创伤的概念必然包括这样一种联系,即与有效地抵御刺激屏障出现的裂口联系在一起。
像这种外部创伤的事件无疑会引起有机体能量在功能上的非常广泛的混乱,将促使每一种可能的保护措施都活动起来。
同时,快乐原则在这里暂时不起作用了。
带有大量刺激物的心理结构的洪流再也不可阻挡,相反,另一个问题便表现出来了——即把大量闯入进来的刺激物控制起来,在心理的意义上把它们约束起来,以便它们能因此而得到释放。
由身体上的痛苦带来的特定的不快乐,可能是在有限的领域内打破了抵御刺激物的那个保护层的结果。
因此,从有关神经末梢的这一点流入中枢心理结构的持续的兴奋流,便只能来自该结构的内部。
[39]我们还期待心灵怎样对这种侵害做出反应呢?为了在这个裂口的四周产生相应的高能量贯注,就需要从各方面约请能量的贯注。
一个巨大的“反贯注”
(anticathexis)便建立起来了,有利于此而使所有其他的心理系统都衰竭下去。
这样,剩下来的心理功能便广泛地瘫痪下来或大量削减。
我们必须努力从诸如此类的例子中吸取教训,并把它们用作我们的心理玄学思辨的基础。
因此,从当前的这个例子中我们得出了结论,即使是高精力贯注的系统也能接受新流入的附加的能量,把它变成一种安稳的精力贯注,也就是把它从心理上约束起来了。
该系统自己的安稳的精力贯注越强,则其约束力似乎就越大;相反,该系统的精力贯注越低,它接受流入的能量的能力就越差[40],因此,当抵御刺激的这个保护层被打破时,后果就一定会更严重。
对这种观点人们不可能更公正地反对说,在裂口处周围精力贯注的加强,完全可以简单地解释为新近的大量兴奋的直接活动的结果。
假如是这样的话,心理结构就只会接受它的能量贯注的增加,由痛苦所造成的瘫痪的特性,以及所有其他系统的衰竭,就会不加解释地保存下来。
痛苦所引起的非常强烈的释放也不会影响我们的解释,因为它们是以反射的方式发生的——就是说,它们的发生没有心理结构的干预。
我们描述为心理玄学的这些讨论的不确定性,自然来自于这个事实,即我们对在心理系统的成分中所发生的兴奋过程的性质一无所知,并且在对这个主题做任何假设时并不觉得有理。
因此,我们一直在操作一个很大的未知的因素,还不得不把这个未知的因素继续纳入到每一种新的阐释中。
我们或许可以合理地假设,这个兴奋过程可以用不同数量的能量来完成;它也有不止一种性质(例如在幅度方面),这似乎是可能的。
我们已经把布洛伊尔的假设作为一种新的因素考虑进来了,他的假设认为,能量的贯注是以两种形式出现的[见第26~27页],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在心理系统或它们的成分的两种贯注之间做出一种区分,一方面是自由流动的贯注,它力求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是安稳的精力贯注,或许我们可以推测,对流入心理结构的能量加以约束,就在于从自由流动状态向安稳状态的转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