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92][最后两句出现于1915年的版本。
在1905年和1915年版中,此处写道:也许可以这样设想,残酷的冲动源于性活动之外的本能,但由于解剖学(相互交叉)上的接近,或许在早期就与性活动联手。
]然而,经验表明,性的发展与窥视、残酷本能的发展相互影响,从而使这两组本能的独立发展受到了限制。
[93][1910年增注]当1905年我首次出版本书论及幼儿的性活动时,大部分结果均以精神分析对成人的研究为依据。
在当时,不可能对孩子进行充分的直接观察:故只能从中得到少许的印迹及一些有价值的证据。
此后,我有机会对童年期的神经症者进行研究,从而直接认识了幼儿的性心理(psycho-sexuality)。
令人欣喜的是,直接观察完全印证了精神分析的结论——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信性。
此外,《对一个5岁男孩的恐怖症的分析》(1909b)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精神分析尚未发现的新知识,比如,性象征——以与性无关的对象和关系代替性对象与关系——甚至在牙牙学语的初期就存在了。
同时我还意识到了本书中关于该问题的另一缺憾,即为了清晰起见,将自体性欲与对象爱作为两个阶段性概念加以区分,好像它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时间。
但以上的分析及贝尔的发现表明,儿童在3~5岁之间就能清楚地选择对象,且伴有强烈的情感。
[只是在1910年一版中,该脚注继续道:“文中尚未提到的童年**的另一方面包括儿童的性研究,引导儿童行为的性理论(我关于该问题的论文,1908c),这些理论对未来神经症的重要作用、幼儿探究的结果及其与幼儿智力发展的关系。”
]
[94][在以后的作品中,弗洛伊德(1925j)更正了这种说法,女孩并非如此,男孩也并非总是如此。
]
[95][1920年增注]我们也可以说女人同样具有阉割情结问题。
男孩和女孩起初都认为,女人像男人一样也有**,只因阉割而不复存在。
男人一旦确信女人没有**时,常令他们对女人产生永久性的歧视。
[96][1924年增注]在童年后期,儿童的性理论已极为丰富,本文仅举了少许几例。
[97][整个部分也是在1915年才出现的。
**的“前性器组织”
概念似乎是在弗洛伊德的论文《强迫性神经症的倾向》(1913i)中首次出现,但此时只讨论了肌欲攻击组织(sadistial)。
将口欲组织当此看待似乎本文是第一次。
]
[98][1920年增注]关于成人神经症中这一阶段的残迹,可参见阿伯拉罕(Abraham,1916)的作品。
在作者的另一篇文章中(1924),对口欲攻击阶段与肛欲攻击阶段做了区分,它们对对象的态度当然也是不同的。
[99][1924年增注]阿伯拉罕在其1924年作品中指出,肛门由萌芽期的胚孔发展而来,这似乎是心理性发展的原型。
[100]矛盾症(ambivalence),又称“矛盾心态”
,指对同一对象同时存在相互矛盾的两种态度,包括矛盾情感、矛盾思维、矛盾意向等。
——中译者
[101][1924年增注]在稍后的时间(1923),我对这一历程做了修正,增加了前性器组织之后的第三阶段,虽然这一阶段亦可称为“性”
期,有性对象并对之有相当程度的性冲动,但在最根本的方面,与性成熟的最终组织仍有区别。
因为在这一阶段只知道一种性器,即男性性器。
故我称之为“**崇拜阶段”
(phallic)(弗洛伊德1923e)。
据阿伯拉罕(1924)的观点,它具有生物学的原型,即男女性器尚未分化的胚胎形态。
[102][在1915年版中,此处是“3岁”
,1920年改为“2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