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莎士比亚是代表一个病人,一个弱者,还是代表一个于现实无益的理想主义者来要求我们的同情的?许多这样的解释丝毫不能打动我们!
——它们对于戏剧的效果什么也没说,反让人觉得该剧的魅力只在于其思想的深刻和语言的瑰丽。
然而,正是这些诠释恰恰说明:我们有必要在该剧中寻找另外的某种力量源泉,难道不是吗?
在这些令人费解的精湛的艺术品中,还有一件就是米开朗基罗的大理石雕像《摩西》,它保存在罗马维科里的圣皮埃特罗教堂里。
众所周知,这座雕塑只是教皇巨大陵墓的极小一部分[152],原本是艺术家为至高无上的教皇朱利叶斯二世树立的。
每当读到称颂该雕塑的话,诸如它是“近代雕塑之冠”
之类(格林,1900,第189页),我总是十分高兴。
因为没有一件雕塑作品能像这尊摩西像那样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有许多次我沿着被人冷落的科尔索加富尔那陡峭的石梯来到寂静的广场,被遗弃的教堂在那儿茕茕孑立,试图在那儿承受摩西这位英雄愤懑的目光。
有时,我谨慎小心地从阴森的教堂踽踽而出,仿佛自己也是他所怒视的暴民中的一员——这些暴民既无信仰又没涵养,一旦重获幻想中的偶像便欣喜若狂。
但是,我为什么把这座雕像称之为令人费解的艺术品呢?毫无疑问,塑像表现的是摩西,犹太人的法规制定者,手里拿着刻有《十诫》的律法书(法版)。
这是完全肯定的,不过也仅仅如此。
就在1912年,一位艺术评论家马克斯·索尔兰特(MaxSauerlandt)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哪一件艺术品像这位头上长角的摩西一样,遭到如此众说纷纭的评判,仅是对这个人物形体的解释就出现了正反两种说法……”
依据5年前发表的一篇文章[153],我将先研究与摩西这一形象有关的疑惑;在这些疑惑的背后隐藏着理解这件艺术品的最根本、最有价值的东西,揭示这一点应该是毫无困难的。
第一章
米开朗基罗的摩西雕像呈坐姿;他的身体朝着正前方,脸上有茂密的大胡子,头扭向左边,右脚放在地上,左腿抬起,仅有脚趾触地。
他的右臂一端抵在《十诫》律法书上,另一端摸着胡子;左臂放在大腿上。
[154]若要我更加详细地描述他的姿态,那就必须先说说在后面我们将要讨论的内容。
顺便说一句,各类作家对这座雕像的描述竟是那样出奇地失当。
他们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了不准确的描述。
不理解的东西也就是不能准确地感知和复现的东西。
格林(Grimm,第189页)描述道:他“右臂放在律法书上”
,右手“握着胡子”
。
(1900)卢布克(Lübke,1863,第666页)说道:“他深受震动,右手抓住蓬松飘逸的美髯。”
斯普林格(Springer,1895,第33页)说:“摩西左手按在身上,右手似乎下意识地插进那卷曲的大胡子。”
贾斯蒂(Justi,1900,第326页)认为,他的右手手指摆弄着胡子,“就像现代人激动时摆弄表链一样”
,孟兹(1895)也强调这种摆弄胡子的姿势。
汤德(1908,第205页)谈道“右手拿着律法书紧贴于肋部,显出一副沉着、坚定的神态。”
与贾斯蒂和博伊托(Boito)不同的是,他甚至连右手呈现的激动的迹象也没看出来,哪怕是在右手上。
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Burckhardt,1927,第634页)抱怨道:“手一直握着胡须,这种姿态一直保持在这位巨人将头转向另一侧时。”
雅各布·布克哈特批评说,“那条健美的左臂实际上只起到把胡须压在身上的作用。”
既然各人的描述有如此差异,那我们遇到关于雕像五官的不同解释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觉得,对摩西的面部表情,还是汤德(1908,第205页)描绘得最为准确。
他从塑像上感觉出“一种愤慨、痛苦、蔑视掺杂在一起的表情——紧锁的眉头表现出愤怒,目光中饱含着痛苦,而轻蔑则表现在突出的下唇和下撇的嘴角”
。
但别的仰慕者肯定是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这件雕像作品的。
比如,杜帕蒂(Dupaty)就认为“他那威严的眉毛犹如透明的面纱,正好将其非凡的思想半遮半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