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儿童本身并未以任何滑稽的方式打动我们,尽管他们的本性充满了各种条件,如果我们把它与我们自己的本性相比较,这些条件就会产生一种滑稽性差异[213]:动作的过多消耗和少量理智消耗,身体功能对心理功能的支配以及其他特征。
当一个儿童的行为表现不像儿童,而像一个严肃的成年人时,他只能在我们身上产生一种滑稽作用,而且他也以和其他伪装自己的人同样的方式产生滑稽作用。
但是只要他保持孩子的本性,对他的感知便使我们产生了纯粹的快乐,或许这种快乐使我们稍微想到了滑稽作用。
我们把他称为天真,因为他向我们表明他缺少禁忌,我们把他说的话描述为天真的滑稽,而在另一个人口中讲出时,我们便判定为**词秽语或诙谐。
另一方面,儿童并没有对滑稽的某种感受。
这种主张似乎只是说,像许多其他事物一样,滑稽感只是在心理发展过程的某一时刻开始的,而且这一点也不令人惊奇,特别是因为我们必须承
认,这种情感在必须视为在童年时代的某一阶段就已经清楚地显现了。
但这却可以表明,儿童缺乏滑稽感这种主张包含着许多不证自明的东西。
首先,我们很容易发现,如果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即滑稽感是在理解另一个人的过程中发生能量消耗的差异而产生的,那就不可能是别的原因。
我们不妨再以动作的滑稽作用为例。
提供了差异的这种比较(以有意识的准则)已做了说明:“这就是他做事的方式”
,以及“这就是我应该做事的方式,我已经做过此事的方式”
。
但是一个儿童却没有第二句话中所包含的标准。
他只是通过模仿而理解了:他要以同样的方式做事。
对儿童的教养向他提出了一个标准:“这就是你应该做事的方式。”
如果他现在利用这个标准进行比较,他将很容易得出结论:“他做得不对”
,“我能做得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他便笑话另一个人,他以自己的优越感来笑话别人。
什么也无法阻止我们从能量消耗的差异中发笑;但是,根据对我们所遇到的笑话别人的情况来类推,我们可以推论滑稽感并未表现在儿童优越的笑声中。
它是一种纯粹快乐的笑。
在我们自己的情况下,当我们对自己的优越性做出清晰判断时,我们只是微笑而不是大笑,或者如果我们大笑,我们就能把这种变得有意识的优越性与使我们发笑的滑稽区别开来。
我们或许能够正确地说,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儿童是由于纯粹的快乐而笑,我们觉得这是“滑稽”
且找不到其动机,而一个儿童的动机却是清楚的和能够说明的。
例如,如果有人在街上滑倒了,我们就会笑起来,因为这种印象——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是滑稽作用。
在同样的情况下,一个儿童会由于优越感或幸灾乐祸而笑:“你摔倒了,我却没有。”
在儿童身上某些快乐的动机似乎在我们成人身上早已失去,在同样的情况下我们以“滑稽感”
来代替失去的这种情感。
如果我们能够概括的话,那么,最吸引人的似乎就是,把我们所寻找的滑稽的独到特点置于婴儿期的唤醒之中——把滑稽视为重新获得的“已逝去的童年的笑”
。
那么,人们可能会说:“我笑的是另一个人和我自己之间的一种能量消耗的差异,每次我都能重新发现他身上的童稚气。”
或者更确切地说,导致滑稽作用的全面比较的结果是:“这就是他做事的方式——我以另一种方式做事——他的做事方式就像我在孩提时代经常做事的方式一样。”
因此,笑声总是适用于成人的自我与儿童的自我之间的比较。
即使在滑稽的差异中缺少一致性——这个在我看来似乎是滑稽的事实有时消耗能量大有时消耗能量小——这种缺乏也符合婴儿期的决定因素;实际上成为滑稽的东西总是在婴儿方面。
这与下述事实并不矛盾,即当儿童自己成为比较的对象时,他们给我留下的不是滑稽印象,而是一种纯粹的快乐印象;同样不矛盾的原因是,如果能避免这种差异的任何其他用途,那么,与婴儿期的这种比较就只能产生一种滑稽效果。
因为这是一些与支配释放的条件有关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