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梦(的潜在意义)是说:“恰恰相反,如果你不理解这本书,那是你(批评家)头脑简单,智力低下,而不是作者本人。”
而且我还认为,所有这些把事情颠倒过来的梦都含有轻蔑之意(如“萨福”
梦中兄弟关系的颠倒)。
此外[51],值得注意的是,在受压抑的同性恋冲动的梦中,这种颠倒的手法是经常使用的。
顺便说一下[52],颠倒或是把事物转向反面是梦的工作最喜欢使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首先,它可以用于表达与梦念中某个特定元素有关的愿望满足。
“但愿情况与此相反。”
这往往是不如意的往事记忆片断的最好自我反应方式。
再有就是它对应付稽查作用十分有效,因为颠倒可以使有待表现的材料进行大量的伪装,而且它对任何理解梦的企图都有一种积极的麻痹作用。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如果一个梦顽固地拒绝显示它的意义,都值得去观察一下梦内容中的某一元素颠倒作用。
一旦这样做,整个梦的意义就会豁然明朗。
除了题材颠倒以外,时间的颠倒也一定不能忽视。
梦的伪装常常使用一种技巧,把一件事的结果或一连串思想的结论表现于梦的开始,而把结论的前提或导致事件的原因置于梦的结尾,任何对梦的这种伪装技巧不注意的人,都会在释梦时茫然不知所措。
[53]
的确,在一些梦例中[54]只有当我们把其中的内容通过几方面的颠倒之后才会得到它的意义。
例如,一个年轻的强迫性神经症患者在其梦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从童年起就希望父亲死去的愿望,因为他怕他的父亲。
梦的内容是:他的父亲责骂他,因为他回家太晚。
但是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梦中所发生的前后关系以及梦者的联想表明这句话原来的意思必定是他对他的父亲很恼火,在他看来,他的父亲回家总是太早(即太快)。
他倒希望他的父亲根本就不回家,这就与希望父亲死去的梦所表达的愿望相同。
因为当他还是个孩子时,他因在父亲不在时对另外一个人做了性侵犯动作而感到负罪,并被警告:“等你爸爸回来再说!”
如果我们希望更进一步研究显梦与梦念之间的关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用梦本身作为出发点,考虑梦中表现方法的那些形式特征与它们背后的梦念之间的关系。
在这些形式特征中,在梦中给我留下最为突出印象的,是各个特殊梦象之间的感觉强度差异,以及梦中各特殊部分或梦与梦的比较之下而产生的清晰性的差异。
各个特殊梦象之间的强度差异包括从我们所希望的但又不甚合理的、大于现实的清晰度直到我们认为梦的特征必然出现的、令人心烦的模糊性,而这种模糊性又与我们感知的真实对象的不清晰在程度上不能相比。
另外,我们通常把梦中不清楚的对象称为“稍纵即逝的”
。
同时,我们认为对那些更为清晰的梦象感知的时间更长一些。
现在的问题是,梦内容中各片断的清晰性差异到底在梦材料中是由什么决定的。
尽管我们自然会有一些预期的想法,但我们必须从反对这种做法着手。
由于梦的材料包括睡眠时体验到的一些真实感觉,我们于是可以假设:这些感觉或可引起梦的各元素,由于它们有相当的强度,在梦内容中也一定占有突出的地位。
反过来,凡是特别清晰的梦象可以追溯到睡眠时的真实感觉。
但这一事实我在自己的体验中尚未得到证实。
如果在睡眠时的真实印象(如神经刺激)而产生的梦的元素比由记忆而产生的元素在清晰度上有所差别,那决不是事实。
在决定梦象的强度上,现实因素并不起什么作用。
同样,人们可以预期,某些特殊梦象的感觉强度(即生动性)与梦念中相应元素的精神强度可能有关。
就后者而言,精神强度相当于精神价值:强度最大的元素就是最重要的元素,正是它们构成梦念的核心。
我们知道,的确,由于稽查作用,这些元素无法进入梦的内容,代表它们的直接派生物在梦中可能获得很大的强度,但不一定因此就成为梦的中心内容。
这样,通过梦与其构成材料的比较研究又一次令我们的预料失望。
此方面的元素强度与彼方面的元素强度是没有关系的。
事实上,在梦念材料与梦之间发生了如尼采所说的完全的“全部精神价值的转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