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因维也纳资力雄厚的商行地位牢固,他父亲缺少资金无法与之竞争,只好在羊毛和纺织行业里当个雇员,也干过许多不同的工作。
当雅可布找到一个好工作时,为安娜买了一架钢琴,添置了一盏可调节的汽油灯挂在饭厅的餐桌上方,还给家人买了新衣服,照了全家合影,多给西格蒙德一些买书钱。
但当父亲工作收入不多或被辞退时,弗洛伊德一家就只好生活在一个没有金钱的世界里。
到弗洛伊德懂事的时候,父亲已没什么钱了。
常常听到母亲阿玛莉发愁地说:“没什么可花的了。”
当全家困窘时,他两个哥哥不时予以接济。
全家人口多、负担重,这个家庭的大部分岁月都是在艰辛中度过的。
这也是弗洛伊德终生都对金钱存在着一种焦虑感的原因。
总的来说,父亲想方设法保持住了中等生活水平,月收入300~500盾,相当于120~200美金,虽然不多,也算够用。
[14]
(二)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深受社会影响,同时也影响社会。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作用。
父母及其他成员的思想、品行、性格、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弗洛伊德在回忆他的童年生活时经常说,他的父亲和母亲对他的思想形成和人格塑造具有极重要的影响。
1.母亲的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的母亲聪明伶俐,阅历较广,是慈善而虔诚的犹太教徒。
她在家中只讲犹太人所讲的“依他语”
(一种为犹太人所使用的国际语),而不是她的老家加里西亚的“高地德语”
(Hochdeutsch,原为德国南部和中部使用的德语,现为标准德语)。
这一点给弗洛伊德从小就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母亲对弗洛伊德特别宠爱和关怀。
他对母亲也非常依恋和尊敬。
他是阿玛莉·弗洛伊德八个孩子中的老大,生来就有一头“幸运的黑发”
,母亲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小黑鬼”
,父母均很喜爱,并予格外照顾。
他智力超常,这在其早期就有所表现。
家庭尽量为其发展创造条件。
妹妹的房间都用烛光照明,唯独他的卧室点的是盏汽灯。
他的母亲喜好音乐,并让他8岁的妹妹去练习钢琴,虽然钢琴离卧室有一定距离,但琴声仍然打扰了他,在他的坚决要求下,终于把钢琴搬走了。
因此,家里没有人受过任何音乐教育……[15]可见,一个10岁的孩子在母亲眼里占何等地位,他的学习又在家庭里多么受到尊重。
弗洛伊德对妹妹有时随便训斥,任意发号施令。
和同父异母的哥哥菲力浦(Phillip)的关系很不好。
菲力浦比弗洛伊德大近20岁,比他母亲小1岁,很早离开家,不赡养父母,弗洛伊德非常讨厌他。
据说,在弗洛伊德一次关键性的自我分析中,他发现自己一直相信菲力浦可能是他的生父。
因此,他妒嫉他所爱的母亲和菲力浦的关系,进而由妒生恨。
这个分析支持了他从许多病人身上所发现的即使小孩子,也有**的结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