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个驱动在我们还是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就安装好了。
就像一颗小种子一样被我们的“榜样”
——一般都是父母或者祖父母——植入我们的身体。
这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规章制度。
通常这些信条是:
●“先苦后甜。”
●“如果你不严格要求自己,你就会一事无成。”
或者一直保留至今的那句:
●“你快一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信条会在我们心中成长,变大变强。
有的时候它会变得过大过强。
之后,哪怕我们作为成年人也会被它们牵着鼻子走。
这样一来,这些内部驱动就会阻碍、遮蔽我们的视线,决定我们的生活与行为。
影响过大的内部驱动可以是失眠、头痛还有虚脱这些病症的罪魁祸首。
在20世纪中叶发明的交流分析框架里,美国的心理学家定义了以下五个内部驱动,它们适用于绝大部分人。
而且,每一个驱动都有其好的和坏的一面。
1.驱动:要讨喜!
积极的一面:这类人非常乐于助人,总是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追求和谐,很友爱,也很受他人喜爱。
相反面:这类人太过于无私,很容易被人利用。
因为这类人不会说“不”
字,因此他们通常很没有主见。
他们会为了取悦他人而驱动自己,由此他们感到自己被爱。
这些人对他人的情感生活承担着高度的责任。
但是当人太过于关注他人的需求时,人们就很少会意识到自己的需求。
2.驱动:要速度!
这一信条的优点:这类人有很强的理解能力,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很多任务。
他们自然而然地十分偏爱速度——在工作上、开车时以及生活中的一切。
另外,速度也意味着慌张。
“快一点!”
也包含着逃避现实,追求速度也意味着寄托更多的希望于未来。
在这种信条下长大的人往往不喜欢让人亲近。
3.驱动:要完美!
这类人会是完美型的同事,因为他们总是做出高质量的工作。
他们心思缜密、值得信赖也富于创造力。
但是,一切都要做得更好的这种驱动力会造成满足感与安全感的缺乏以及负担过重。
对完美的向往会带来对失败的恐惧以及追求不切实际的精准。
4.驱动:要努力!
从好的一面来看,这类人很上进、充满动力,而且做事情尽善尽美。
他们渴望进步而不是停滞。
这一信条的消极结果:这类人往往觉得匆匆忙忙,他们只是很难停下来,好好享受一番或者“放飞自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