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故意小小地惊讶了一下,以此配合我的兴奋,“嗯,你就是加尔说的那种聪明过人的人。”
我满意地笑,马上又有些不好意思,我放了她的手,吐了吐舌头。
由于这种学说看来好象能使人简单方便地了解自己的个性品质,故而在19世纪中叶一度风靡欧美各国,许多追随者不断宣称自己又发现了头颅的某某“新区”
。
美国医学博士莱德弗尔特集颅相学之大成,把人的头颅划分为160个区域,每个区域代表某一人格特质,如理财、谦让、真爱、政治、信仰等。
中国的相面术也是从人们的头部寻找人格答案,两者是相仿的,也互为影响。
“三国看过吧,”
她说,“诸葛亮就是中国第一个颅相学大师,他看出魏延脑后的反骨,所以才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时候派马岱杀了他。
虽然没法证实,但我确信在另一个时空里,魏延反叛了,而且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我当然看过,也相信她的话,接下来她说诸葛亮是火星来的我都不怀疑。
据资料记载,有人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长成理想人物,按颅相学的阐述,用木版和布带把婴儿头部捆扎成相应的形状,结果殃及婴幼,引起人们的反省。
“你看我的脑袋,”
我把头转过去,把后脑勺亮给她,“我刚生下来,我妈就让我睡硬枕头,所以我后脑勺是平的。”
“这属于人为干涉,你妈妈有点儿反自然了。”
她说,“否则你可能比现在更聪明。”
你说我能不爱她吗?还有哪个女孩的话能让一个胖子如此有尊严?
某次在图书馆,翻阅关于加尔的资料时,蒋小诗忍不住捧书而笑。
书中记载的加尔的长相实在不敢恭维,可以用獐头鼠目来形容,“我觉得鼓上蚤时迁就长这幅样子。”
她说。
在她的讲述中,德国时迁加尔博士的颅相学是这样奠基的:他找来一些有偷窃史的仆从,分别摸了他们的头骨,随后得出结论——那些有偷窃史的仆人,颅骨表面都有个区域突起,而加尔摸那些行止规矩的老实人得出的对照是,后者颅骨上那块区域则相对较平。
这个发现让加尔窃喜不已,于是他把这个区域命名为“狡猾区”
。
如果加尔说得没错,那么她那个美丽的头颅上,该有一个“奇思区”
存在了吧。
她还跟我讲了有关颅相学的轶事,该学科在18世纪的风靡超乎想象,“随便开个信徒名单给你看——黑格尔、马克思、巴尔扎克、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惠特曼,这些大人物们对颅相学都深信不疑。”
“现在,”
她竭力装出严肃的表情说,“这个名单里又多了一个你。”
就好像我是个跟那些人齐名的大人物似的。
然后我们一起笑了好一阵子。
“以上是理论部分,接下来是实践,在你看来可能有点耸人听闻——”
她捧起一个用来做教具的颅骨,眼帘轻阖,睫毛微微抖动,那张瓷器般光洁的脸上瞬间镀上了一层宗教的庄严。
她把右手掌心贴在颅骨上,缓缓抚摩,这个动作流溢出的虔诚让我一动不敢动,气都不敢出。
“现在,我要触摸、并感知这个死者的一生……”
“枕骨右侧的职业区说,她是个农妇,很幸福的农妇,曾经。
她爱她的丈夫和孩子,是那种普普通通的爱,像她这样的女人,你至少能找出一亿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