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杜老大人转身,目光坚定,"
此事已非私怨,关乎士林风骨,关乎公道人心。
李亿此举,已堕入魔道!
老夫不仅要救鱼玄机,更要肃清这构陷之风!
"
他取过案头已写好的数封书信:"
这些信,今日就会送到都察院、刑部几位主事手中。
老夫要以这身老骨头,为天下文人争一个明白!
"
再说郑夫人在得知玄机入狱后,未作迟疑,即刻递了牌子,以探望侄儿为由请求面圣。
皇帝素来敬重这位早年随夫君镇守敦煌的姑母,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了她。
“姑母今日前来,神色凝重,可是有事要教导侄儿?”
皇帝命人看茶,语气颇为敬重。
郑夫人端坐,并未绕弯,开门见山道:“陛下可知,近日京中因一本《西行漫记》,闹得满城风雨,其作者鱼玄机已下狱候审?”
皇帝目光微动,放下茶盏:“朕已知晓。
御史台有札子上奏,言其诗文谤讪朝政,姑母亦有所听闻?”
郑夫人语气平和,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力度:“那《西行漫记》,我细细读过。
陛下,此书非是谤书,实乃良书!
其考据之精详,见识之广博,胸襟之开阔,莫说女子,便是朝中许多官员亦未必能及。
其中《陇西吏》一篇,言辞虽直刺时弊,然其心灼灼,忧国忧民,与杜甫‘三吏’、‘三别’何异?若此等文字竟成罪证,则我朝‘开元’、‘贞观’之遗风何在?后世史笔,论及陛下之文治,又将作何感想?”
她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在皇帝心上。
她没有纠缠于具体案情,而是直接将问题提升到后人对君主历史评价的高度。
皇帝眉头微蹙:“姑母之意,朕明白了。
然则,其文确有影射之嫌,若不闻不问,恐助长妄议之风,乱了法度。”
郑夫人微微颔首:“陛下所虑,自是应当。
然而,堵不如疏。
陛下乃圣明之君,当有容纳四海之量。
鱼玄机一介女冠,身若浮萍,其言能引士子共鸣,正说明其言切中时弊,可供陛下察知民情。
与其因言罪之,使天下才子噤若寒蝉,不若示以天恩,赦其小过。
如此,则陛下惜才重文、从谏如流之名,必广播天下,士林归心,岂不远胜于严刑峻法之效?”
她看着皇帝若有所思的神情,最后恳切道:“何况,我听闻国子监已有太学生联名为其辩白,名士温庭筠亦以毕生清誉作保。
陛下,民意不可轻侮,文心更需呵护。
为一个女冠,寒了天下士子之心,非智者所为。
望陛下圣裁。”
她将释放玄机的利弊,赤裸裸地摊开在皇帝面前:是得到一个“苛察”
之名,还是博取一个“宽仁惜才”
的圣君美誉?
当这三股力量——代表未来的士林清议、代表传统文脉的风骨、代表高层理性的政治睿智——最终汇聚于皇帝的御案前时,局面已然清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