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从她和外教之间良好的互动来看,我能感觉到她基本上听懂了。
第二次课是关于交通的,这个话题上了两个星期,也就是共计两小时。
外教首先介绍了美国的交通状况,什么导致了交通堵塞,以及美国政府解决交通问题的措施,然后再讲北京的交通。
通过对这个话题的学习,林克掌握了很多知识,对一些问题特别有兴趣,像城市的人口问题、城市规划导致交通堵塞、拼车、停车费等。
回家后,林克还专门考她爸爸“美国的救护车ambulance这个单词为什么要倒过来写”
(原因是司机从镜子里看就是正着写的)、“美国有的公路上为什么要为拼车族设一条专用车道”
(fonly,也叫HOVlane)、“纽约曼哈顿每小时的停车费是多少”
等。
第三次课的话题是关于环境的。
外教刚好是学环保专业的,一讲就是三个星期,上课的内容很专业,有些东西连我都听不懂。
所以我要求外教上课前把要讲的一些材料事先写给我,并录好音,让林克在家里先熟悉一些概念,至少得先理解中文内容。
针对这个话题,老师讲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碳循环(我到现在还没弄明白这个,但林克说她明白了)、矿物燃料(fossilfuel,是指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可替代能源(alternativeenergy)、如何发电、核能等。
讲了核能后,林克追着问我核废料(e)危害到底有多大、怎么处理的问题。
我们每周就上一小时。
这一小时里,外教要说50分钟,而且是片刻不停地说,林克大概要说10分钟。
外教说的这50分钟里,信息量非常大,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
林克自己也说,在这里上一小时,比在那些培训班上10小时的收获还大。
有一点我想再强调一下,就是外教课的录音问题。
这点非常重要,没有这个录音,外教课的意义就不大了。
虽然我们一周就上一小时,但因为有录音,林克回来后可以反复地听一个星期,相当于上了好几个小时的外教课。
我们不是没有英语的母语环境吗?那就用这样的方式来创造一个“人工”
环境。
而且这样的录音比一般教材的录音好,包括一些地道的口语表达方式、话题的鲜活程度、林克自己在其中的参与,等等。
可以说,除了生活在英语国家,没有比这个更好的语言熏陶了。
也正是通过课后听录音,林克对一些比较难的词,比如公共交通、交通瓶颈、氧气、二氧化碳、人口控制、可替代能源、森林砍伐、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英文词汇,能够做到脱口而出。
另外,由于录音里有林克和老师的互动,林克很爱听,还经常故意调皮地说:“妈妈,录音里那个孩子的声音好可爱哟。”
相比之下,林克在时断时续地学着的《新概念英语》,由于课文录音的语音语调单一,没有变化,林克一听就说恶心,每次一打开《新概念英语》的录音,林克就喊叫着:“我要听外教录音!”
(对我替外教写的教案感兴趣的家长,请参见附录一。
)
林克妈妈提示
1.外教课要达到一定的“听”
“说”
量,尤其是“听”
的量;
2.对外教课内容进行录音,课后反复听,实现上课效果最大化;
3.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练听力,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和扩大知识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