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以,要能“读”
懂,首先必须能“听”
懂。
那么,除了必须能“听”
懂之外,要“读”
懂是否还需要做其他准备呢?
我们都知道,汉语是表意文字,不是表音文字,文字和发音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所以,要“读”
懂汉语,除了首先要能“听”
懂以外,还必须认识汉字,或者借助汉语拼音。
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是表音文字,字母和发音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对应关系。
因此,英语字母就起到了汉语拼音的作用。
也就是说,“读”
懂英语,基本上可以不识字。
比如,要读懂“我喜欢读书”
这句汉语,就必须认识这几个汉字,或者有汉语拼音的帮忙。
但要读懂英语句子Ilikereadingbooks(我喜欢读书)却不需要认识那四个英文单词,因为英文字母本身就相当于汉语拼音,我们仅需要掌握字母发音规律就可以了。
汉语的阅读,离不开识字。
因此,一些家长可能会从学汉语的经验出发,认为孩子英语阅读不好,是因为词汇量不够,从而让孩子狂背单词,这种方法就是忽略了英语是表音文字的特点,把英语当成汉语来学,是不正确的,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阅读能力不强,是听力没有得到很好发展、语感没有得到很好培养、自然拼音没有得到很好掌握造成的。
阅读能力的强弱,和词汇量的多寡没有必然的联系。
即使你掌握了5000个英文单词的拼写和中文意思,如果你没有听说的基础,没有很好的语感,你的阅读实践仍然会举步维艰。
因为在阅读过程中,你只是机械地把每一个英文单词找到与其相对应的中文意思(绝大多数单词属“一词多义”
,你要从几个甚至十几个释义中筛选),然后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如谁修饰谁、动词不定式是作目的状语还是作定语等,来试图“读”
懂句子。
这样的阅读,非但速度永远上不去,让我们无法体会阅读的乐趣,而且结果还很有可能是在“误读”
英语。
比如,在阅读时,我们要借助对英文单词进行逐字翻译来理解句意,就会造成对一些句子的“误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