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王珪(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王珪

banner"

>

宋·王珪【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其四】君心常与下民忧,嘉应为霖讵一州。

梦绕金人云气满,笑回玉女电光流。

已成沃野千箱望,岂事灵坛屡舞求。

边粟定储三百万,皋兰何必豫防秋。

王珪,字禹玉,北宋成都华阳人,后来跟他叔叔王罕迁到了安徽。

王珪幼年失怙,全靠他叔叔王罕抚养成人。

后来王珪官越当越大超过了王罕,王罕怕侄子膨胀,每次写信都嘱咐“以盛满为戒”

事后证明王珪很听话,谨慎得都有点过了,以至于得了个“三旨宰相”

的诨名。

王珪又是个早慧儿,某日堂哥王琪看了他写的赋大为惊叹,说“骐骥方生,已有千里之志,但兰筋未就耳”

,夸这兄弟有千里马的潜质。

“兰筋”

指的是马眼上的筋,这条筋长得好马就跑得快,《相马经》里是这么说的。

二十出头王珪居然考中了榜眼,外派扬州通判。

当时扬州百姓和小吏都觉得王珪太年轻,不拿他当领导看待。

有个校官跟王通判臭牛逼,结果被收拾得挺惨,余众都老实了。

又过了些年,王珪上调做了京官,大学士,相当于秘书长,帮赵官家起草诏书。

嘉祐末年,朝廷都风传仁宗要立太子,中书省官员就让王珪起草诏书,王珪不肯,说这么大的事,我得跟皇上脸对脸聊下,领了圣旨再写。

事实证明王珪的谨慎很有必要,历朝历代,在立储这种事上死人不少,王珪当然不想站错队。

仁宗下旨之后,王珪才回去拟诏,他师父欧阳修听说了直竖大拇哥,说:真学士也。

这么谨小慎微不越雷池的臣子,宋仁宗自然喜欢,每次皇宫派对之后,都赏王珪一堆笔墨纸砚,御用的。

英宗继位后,有人拿王珪当年写诏书的事添油加醋,说他原本并不支持英宗上位,人言无锋,却可杀人——形势对王珪很不利。

但不久,宋英宗就当着众人的面赏赐给王珪一个盘龙金盆,意思就是朕不怀疑你,你是朕的好盆友。

尔等也就别再说三道四了。

王珪感激涕零,说皇上您要不是圣主,我不死也得扒层皮啊。

越想越后怕。

当了宰相的王珪,属下有什么事需要他找皇上批示,他去之前就说待我去“取圣旨”

,皇上批准后高呼“领圣旨”

,回来跟下属布置任务前必说“已得圣旨”

,是个程序正确的典范,一般人还真抓不住王珪的把柄。

王安石得势时,王珪跟介甫公关系不错,小王拍老王马屁的功夫一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家团宠小福宝带着暴君野疯了都市绝品医圣江湖风云第一刀我是大渣男[快穿]少年王鸿蒙至圣道全球进化:我有属性面板穿书后她与反派大佬相互娇养怪物乐园天降小郡主!夫人在线上演三从四德钢铁皇朝农门药香:拣个郎君来种田快穿之我是反派的金手指我在忍界靠经营暴富重生之萌娘军嫂神界红包群上门狂婿这真是转生眼深暗之末我真的是捡漏王盲眼王爷红玲妃扫描你的心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探秘全球从缅甸宝藏开始大王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