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除了费了点脑子和支付点笔墨钱之外,方回严州知府的官也来得太容易。
你看人家大宋朝买官简直便宜死了,一百首诗就能换个市长当,换今天你要拿着诗去跑官,不被领导踹出来算便宜你。
德祐元年(1275年),贾似道亲自督师在安庆与元兵遭遇,手下的将军夏贵早就准备投降了,自然一触即溃,导致贾似道回到杭州就被降职流放处分。
方回在严州也听说了,“虑祸及己”
,立刻上一道“贾似道十可斩之疏”
,好跟老贾撇清关系。
这“十可斩”
分别是:幸、诈、贪、**、褊、骄、吝、专、谬、忍——就不逐一解释了,都不是什么好词。
最后的“忍”
字,也不是忍耐之忍,而是残忍之忍。
古时效率低下,这道疏到宋恭帝赵显手里时,贾似道已死在监押人员郑虎臣手里。
然而这位南宋前总理道行太深,死了死了还阴了方回一道。
于是这一尴尬的时间差让方回“政治正确”
的奏疏显得尤为不仗义,骤成笑柄,当时有人写了两句诗损他:“百诗已被梅花笑,十斩空余谏草存。”
你看,想跟失势的上级领导切割也得趁早啊。
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大军逼近杭州。
方回方知府向守城军民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大概意思就是保家卫国寸土不让驱除鞑虏捍卫大宋宁可战死绝不投降之类,总之很提气,军民听了都振奋,正待舍命跟蒙古人恶战一场时,发现他们的方大人不见了。
守军四处寻觅未果,都认为方大人找了个僻静地方自杀殉国了,越发悲愤难抑。
不过这悲愤很快就不用抑了,严州军民没用多久就看到了方回,活的。
再见时,方大人已是“鞑帽毡裘,跨马而还”
,闹半天是跑出三十里地迎接蒙古“解放军”
去了。
返程时衣服都换成了Madein蒙古的真皮皮衣皮帽。
不用说,肯定是新主子赏的,人家方大人这趟回来是当接收大员的,“郡人无不唾之”
。
周密的《癸辛杂识》里描述,方回带蒙古军队到杭州后,“见其跪起于北妓之前,口称小人,食猥妓残杯余炙”
,把妓女剩下的饭菜饮料都承包了,倒也不浪费粮食。
有个杭州老吏实在看不下去,就写了一篇文章出气,骂方回有“十一斩之罪”
,超过其老领导贾似道“一斩”
。
除了斥骂方回叛国投敌贪污腐败,还有一条很三俗很搞笑,其“寓杭之三桥旅舍,与婢**,撼落壁土,为邻人讼于官,**也”
,就是说他在杭州某旅馆住宿期间,整晚上和丫鬟嘿咻嘿咻,把墙上的土都震了下来,隔壁的旅客以为政府搞强拆,正要跑,却被坠土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