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其名称“注氧仪”
中的“注氧”
,纯属无稽之谈,设备不含氧,精华不含氧,何“氧”
之有?如果消费者是因为“注氧”
这个概念而被吸引,那可能就达不到想要的预期了。
/家用点阵——合理操作,减轻疼痛/
家用点阵延续了皮肤科点阵激光的作用,利用非气化型点阵激光(1440nm、1450nm等)对皮肤的表面进行微孔发射,促进其再生出更多的胶原组织,修复痤疮、痘坑,改善毛孔、肤质、皱纹问题。
但其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疼痛感,目前有些厂家进行了接触面冰点降温镇痛的设计,来弥补体验度上的问题。
点阵对于皮肤还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使用频率及使用强度还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调整。
比如,敏感区域——双侧颧骨、鼻翼沟可以少操作,甚至不做。
耐受区域,如额头、双侧面颊、口周皮肤可以增高使用频率。
/纳米微晶及家用微针——谨慎尝试/
目前,纳米微晶及家用微针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
虽然针头浅而短,但它的更新皮肤、收缩毛孔、补水导入等功能都建立在侵入的基础上。
不侵入(穿透皮肤表面),以上作用的有效性就很难保证,医学上叫“不破不立”
。
但侵入和破损的属性,让它们在家用消费品类市场上的商业宣传和消费者在家自行操作的方法上产生了一定难度。
还是建议大家选择正规的皮肤科进行微针一类的有创操作。
/LED红蓝光——不是能量越高才越好/
目前,市面上的LED红蓝光还是有比较多类型的,比如面罩类、手持类、大排灯类。
其中蓝光(410~430nm)有光动力学疗法,即针对丙酸杆菌中含有的内源性卟啉,可产生单态氧,破坏细菌,减轻炎症。
黄光(570~590nm)可以抑制皮肤神经高度敏感状态,减轻皮肤泛红敏感。
红光(620~670nm)可以促进微循环,改善皮肤细胞活性和营养状况。
红蓝光虽然效用相对多,但目前还是有很多操作宣传上的误导。
例如边敷面膜边照射。
本身红蓝光穿透深度较低,大部分仅能达到0.28~0.55mm,如果贴着面膜,光线会被竞争性吸收和折射,起不到作用。
常见LED红蓝光的优缺点
市面上的LED红蓝光,依据其使用方式可以分为面罩类、手持类、大排灯类。
我在2021年7月做过一项实验,研究了市面上不同价格的LED红蓝光的光照强度,结果如表1–10所示。
表1-10 LED灯光照度抽样实测数据
结果显示,价格和灯珠数量及光亮程度几乎不成正比。
所以也纠正大家一个误区,如果各位为了追求高能量而去找高价和高灯珠数量的产品,实际结果会让你很失望。
而且从皮肤科医生的角度来说,从来都不是能量越高效果就越好,在有效区间内就行了。
以下具体点评一下各类型LED产品的优缺点。
(1)面罩类
优点:
①罩在脸上就可使用,使用便捷,不需要关灯、平躺。
②面部全方位都可照射到,无须用手操作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