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十几年后,关锦鹏的另一部作品《蓝宇》提名11项金像奖,最终却大热倒灶颗粒无收。
颁奖礼结束之后,《蓝宇》一众主创找了个酒吧借酒消愁愁更愁,不承想梅艳芳跟几个朋友赶到,划拳、喝酒、说笑,没有一句安慰的话,阴郁的气氛却渐渐消散。
等到天亮离开酒吧,人人High到顶点,她却连上车都已要人帮忙。
很多年之后,关导演感慨:很多人拍过梅艳芳,也有很多人拍过张国荣,但是没人拍过梅艳芳和张国荣一起的。
何其有幸,他跟她唯一的真正合作,给了自己。
何其不幸,2002年时,他曾想请二人拍一部叫做《逆光风景》的影片,剧本已经搞到分镜头的阶段,但因为预算庞大而延后了。
然后……再没有然后。
大概正是在拍《胭脂扣》的前后,成龙的经纪人陈自强遇到徐枫,就是被封为现实版花泽类的汤臣少东汤珈铖之母,本人也是20世纪70年代的银幕侠女,到80年代改行当起了制片人。
陈自强跟她聊起李碧华的另一部小说,说张国荣对之极有兴趣,只是这种题材“我们不可能拍,你们倒可以试试”
。
那部小说就是《霸王别姬》。
听说眼光甚高的张国荣宁愿自己投资都想演这样的戏,徐枫好奇之下便在他推荐后买来小说看,看完就把电话打给了李碧华——她要拍。
而在李碧华看来,毫无疑问“程蝶衣首选是张国荣”
。
《胭脂扣》这一年横扫金像奖的同时,徐枫也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搞定了《霸王别姬》的电影版权。
没几天就是戛纳电影节,在那里,徐枫认识了带着《孩子王》去参展的陈凯歌。
他的这次亮相并不成功,《孩子王》被传媒颁了个“金闹钟奖”
——这个奖是专门颁给那些大闷片的,闷到能让观众睡着,需要闹钟把大家叫醒过来。
然而看过《孩子王》之后,徐枫却直觉地认为,自己找到了《霸王别姬》的导演,连她自己也解释不清楚为什么。
照理说,这时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可问题是,当时的陈凯歌还是个很有理想更加高傲的文艺青年,以艺术片导演自居的他放不下架子去拍《霸王别姬》这样的通俗小说。
而当时的张国荣对之虽极有兴趣,却受困于在歌坛如日中天的大众偶像这一层身份的束缚,程蝶衣这样一个“不疯魔不成活”
、不正面、不阳光的Gay,把偶像大忌犯得一条不剩。
两个人都没有作好准备,这部电影终究没能在1988年拍成。
不过,徐枫一直没有放弃,有事没事就去跟陈凯歌探讨一下高雅跟通俗的辩证关系,花了足足三年多,终于等到陈凯歌愿意放下身段开始拥抱通俗。
李碧华也一直都没有放弃,有事没事就去找张国荣谈谈人生谈谈理想,花了足足三年多,终于等到他退出歌坛放下偶像包袱。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古人诚不我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