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和刘伟强一样,陈德森广为人知的作品如《神偷谍影》、《紫雨风暴》、《特务迷城》等也是将目标定在票房的商业类型片。
相比起额上清清楚楚打着商业导演的标签,心里却始终揣着痴人说梦般理想的这两位,素以个人风格著称的杜琪峰反而显得更加现实——从来都喜欢用演员而非明星,尤其不喜欢用跨界唱歌的艺人,嫌他们对电影不够专一的杜大导演,开始破戒用起了歌坛天王刘德华拍《暗战》。
要不怎么说大导演就是大导演呢,已经背着十几年“表情造作,略嫌浮夸”
评价的刘天王,被杜琪峰这么一打造,果然完成了从偶像派明星到实力派演员的华丽转身,成为金像奖的第十九届影帝。
在终圆影帝梦的同时,刘天王当然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香港影坛中生代票房骨干分子的本分,年度票房排行榜上依旧稳定保持着前十的水准。
在票房领域一向属于龙头大哥地位的成龙,在这时决定用星光闪花观众的眼,把周星驰、梁朝伟、舒淇一起纠集到了《玻璃樽》里,随你要看俊男还是靓女,生死斗还是无厘头,总有一款适合你。
不过,相对起成龙本人的巅峰来说,观众对《玻璃樽》似乎不够俾面(给面子),大家还是更喜欢他做拼命警察保护香港市民,而非衣冠楚楚地在游轮上泡妞。
这就好像人们就喜欢看周星驰对着大海喊“努力!
奋斗”
,却被迎头一个大浪打成落汤鸡。
所以《玻璃樽》这年在票房排行榜上只能敬陪次席,冠军宝座属于《喜剧之王》。
礼尚往来,周星驰去了成龙那部片中被狗遛,成龙便来周星驰这部戏里教人做躺尸,很憨厚地指点星爷:怎样做好一个敬业的、合格的“死跑龙套的”
。
答案也很简单——用心。
从各种意义上说,《喜剧之王》这部半自传式的电影都是周星驰的用心之作,更是巅峰之作,无论是影片整体立意还是他个人的表演状态,都绝不负“喜剧之王”
的名头。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星爷这部呕心沥血之作却没能得到原本应得的,来自奖项的承认。
许鞍华用爱情包装政治和人文,周星驰却用笑料包装爱情和理想,孰优孰劣是见仁见智之事,谁能最终拿奖也要看评审口味与运气的眷顾。
然而令人无法理解的是,无论是最佳电影、最佳导演还是最佳男主角,《喜剧之王》居然连这年金像奖的提名名单都没能入围。
或许是金像奖也觉得自己这回有点对不住周星驰,于是两年之后把所有能给的奖项都给了《少林足球》,还额外弄出一个“杰出青年导演”
奖颁给了他,两年间天差地别的境遇,令上台领奖之际头发已经白了大半的星爷颇有些玩味地感慨:“一把年纪还能拿这个青年奖,我真是很荣幸。”
这种往回找补的事,金像奖做过好多次。
比如刘青云,演过多少好角色,就像这一年跟刘德华双雄斗智的《暗战》,很多人都认为以他在其中的表现其实比刘天王更值得那尊小金人,可他的这个角色却根本没能入围提名名单,直到很多年之后,才在已经一把拉碴胡子的时候等到自己的影帝桂冠,凭的却是一部怎么看都不能算他最好作品的《我要成名》。
再比如刘嘉玲,从青春年少到风华正茂,多少次提名多少次大热,却全都饮恨而归,直到已经嫁为人妇徐娘半老的时候,她才终圆自己的金像影后之梦,可真要就事论事的话,她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角色镜头数量还没有同戏的李冰冰多,且不说演得好坏,单论戏份多寡的话,她这回提名女配角其实更合适。
即便是这年在很多人看来在《暗战》中表现其实不如刘青云出色的刘德华,又何尝不是已经陪跑十几年,恨(粤语:想)奖恨到天下皆知,每次颁奖礼都被台上嘉宾调侃到想死的马拉松健将……金像奖这种做法,人情味自然是足的,却总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意思——看你没功劳也有苦劳,还是给个安慰奖吧。
刘德华和刘嘉玲曾联袂在金像奖的舞台上做颁奖嘉宾。
刘嘉玲很羡慕地对刘德华说:“我好想做你的女主角啊,做你的女主角都有奖拿。”
而刘德华则更羡慕地对刘嘉玲说:“我更想做你男朋友啊,做你男朋友成天都有奖拿!”
话真的不能乱说。
后来刘嘉玲的男朋友梁朝伟果然继续成天都有奖拿,从香港一路拿到戛纳,拿到最后获奖感言平淡到只剩下纯属礼貌性质的“多谢”
两个字。
而一直没做成刘德华女主角的刘嘉玲自己,果然一直都没奖拿。
直到金像奖三十周年之际,她终于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做了刘德华的女主角,于是,她拿奖了……
在得奖的问题上,刘德华跟刘嘉玲绝对很有共同语言,以至于二人连终于站上领奖台时百感交集地所说的话都差不多是一个意思:这么多年来每次带着希望而来却都空手而归,都已经习惯了失望,习惯了没奖拿。
等到自己终于拿到这尊小金人,才知道这感觉……真的很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