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若说他的人生是一个梦,则绝非淡然消逝者,反而是辗转复沓,错舛纠结,荆棘满途,这样一种不舒适、触霉头的梦,无疑,这是一个噩梦。
所以,康白情的短暂幕僚生涯,本来可以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他因为性格和心境的原因,不得不放弃了。
盖棺论定,卑之无甚高论,也就心不在焉四个字,足以概括他的一生。
黄遵宪绝非一个甘心做诗人了事的人。
清末最后几年也是他的晚年,他还烈士暮年,壮心未已,急思有所作为。
无奈局势一天天恶化,使他无从措手。
同样,康白情也是不甘心以一诗人终其身的人,但他热衷于无根飘篷般的组党,较之黄遵宪等人,气象上、技术上又差着很多。
试将饶汉祥和康白情作一比较,饶汉祥似乎不大喜欢直接契入政治,但他和政坛的要角始终从职业角度配合默契,仿佛是另一种政治鸳鸯,缺一不可。
作为标准的老牌幕僚,他所参与的事情,手到擒来,浑然天成,仿佛都不费吹灰之力。
康白情的作品气质,则根本近于一种童话诗人,但他似乎偏偏不甘于寂寞,搞运动、发宣言,活跃于三K党,投效于家乡的军阀,也真是怪事,诸事都不大投契,临了直接走下坡路,弄到好像歧路亡羊,在哪里他都是多余的人。
到处碰壁,灰头土脸,最终他是以何种心情走向人生末路,不好揣测,但一种风吹雨打雪满头的滋味,想必缭绕不去。
二刘的专业幕僚
较之康白情,无论是刘湘,还是刘文辉的参谋都比他专业得多。
刘文辉的参谋巴人说,至于谈到西康呢?一般人都看不起刘文辉,责怪政府纵容封建势力,没有及时把他铲除。
他认为,刘文辉绝不是没有头脑的粗人。
刘文辉为了增强阵容,而以他的爱女刘元凯下嫁在陆军大学素质最高的特别班第二期受过三年严格军事深造教育的伍培英将军。
更任用伍培英为其参谋长,以延揽有真才实学的军官,充任其干部。
据悉,国府本来还有意与他合作,利用西康作为敌后游击基地之一呢。
(巴人《我随刘文辉在四川打内战记往》,1968年《春秋杂志》总第253期)
1932年二刘作战,即刘湘与刘文辉叔侄之间的战争。
在四川的荣县和威远县一带打得非常激烈,不料刘湘所拥有的几架教练飞机,突然加入作战,飞到前线,所投下来的,无非是手榴弹和小型炸弹,杀伤力有限,但是教练飞机一经出动,刘文辉的军队就吓得抱头鼠窜,不敢仰视!
刘文辉眼看情势不佳,特别派巴人冒险赶赴最前线,向官兵解释开导,叫他们躲在战壕里,用不着慌乱,才把军心慢慢镇定下来。
事后战局朝向不利于刘文辉的方向逆转,当其部队退到雅安时,刘文辉还掉下泪来,说是悔不该当初不听幕僚的意见。
但刘湘任用康白情为参谋,也属一种礼遇,并非军事的依靠。
刘湘真正依为柱石的参谋,乃是沈默士。
长时间为刘湘幕僚,而贡献甚大者,是沈默士。
他认为刘湘这个人,从未离开过四川,所以他的思想保守,礼教观念极浓,所用秘书及政教方面人才,亦喜科举功名之士。
他个人生活简朴,无声色娱乐之好,勤劳军事,宽容接物,人多乐为之用。
他对升沉否泰,颇信命运,但并不迷信,外间因其崇拜刘神仙事,甚多误解与笑话;唯实际真相,并不简单。
20世纪20年代末期,沈默士即参与刘湘戎幕,当时四川内情,不仅省外不易了解,连省内之川人,亦觉川局荆棘处处,蜀道艰难,视四川为末路,甚至服务中央之川籍委员,亦改籍江浙,羞与川人为伍。
自滇黔之役后,川中各军扩充,军阀遂起。
有国民军:熊锦帆、石青阳、吕超属之,北伐前,曾率师离川。
有保定系:邓钖侯、田颂尧、刘文辉属之。
有速成系:刘湘、杨森属之。
又有将官班:为李其相、罗泽洲一派。
其余各地尚有土霸团附、大股土匪,而又与招安军,互通在来。
以致互争地盘,年年内战;苛捐杂税,明征暗抢,民不聊生。
直至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四川正入于最黑暗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