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十七章 专业级的高级幕僚(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F指的是FightingPower(战力),M是火力,V是速度,由此方程式可知,战斗力与火力是成正比的,而战斗力与速度则是成平方正比。

因此他主张与其增加火力,不如增加机动力,因为火力增加5倍时,战斗力只增加5倍;而机动力同样增加5倍时,战斗力就能够增加25倍。

至于C则是精神力,整个部队的火力再强,机动力再高,如果因为战斗时间太长以致缺量,或是为了急行军,或是经过几次严重战斗而伤亡严重,以致影响精神力,整个战斗力就削减甚多,甚至部队叛变,空有战斗力也没有用处,所以精神力是最重要的(参见《蒋纬国口述自传》16页)。

刘玉章《戎马生涯五十年》谈火力观,他认为,火力——射击须采取“两短集火”

要领。

所谓两短是:距离短,时间短。

把握此两短,集中发扬最大威力。

这是他的特别规定:敌人未进入百米内,严禁射击,严守射击纪律。

目的是有效发扬自动火力,敌人同样是血肉之躯,必可将其歼灭于阵地前。

在防御工事内,人少反可增大活动空间,减少损害,更可以说是因病成妍的优点。

刘玉章例举一个抗战战役:“翌日拂晓,果不出我所料,日军先以猛烈炮火,轰击大袁庄,我由团指挥所遥望,但见一片烟火、灰尘,弥漫了整个村庄……此时敌兵约一营,分三纵队并列,大胆地向我大袁庄前进。

至距我阵前六七十尺时,我沉寂已久之守军,骤然全部武器火力,以排山倒海之势,万箭齐发,那气焰万丈的日军,实时仓皇不知所措。

‘两短集火’的效果,在这次战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殊堪回味。”

刘玉章的打法尚属局限多多的情况下发挥火力优势,属于一种局限中的转圜。

而蒋纬国、辛弃疾则是要从根本上使火力与速度结合到最佳程度。

不仅使部队在冲突中能迅速投入有效兵力,而且可对目标实施纵深打击。

再者为了具备更强的自我保护和攻击能力,他们训练部队实际上是在按照不断自动升级的方式进行,迅速凝聚战斗力的能力大大提升。

将速度与火力结合,具备多种用途和灵活性,而集中体现微强大的火力,同时也能赢得时间。

速度与火力,速度与打击力,像针灸一样,在经脉的要冲点穴。

辛、蒋二人的快马突击队观念,和战车集中运用观念极为神似;两人后半生同样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情景下努力;同样远离了家乡;同样渴望探求战争制胜之道。

两人的著述和实践,同样包含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直觉与判断力的获得,灵感只光顾那些有准备的头脑,他们都在从事研究如何采取有效手段阻断战争。

战争的罪孽不可饶恕,他们都以兵凶战危为戒,不喜欢战争,尤其反对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

但他俩作为一流的参谋指挥人才,虽竭力反对战争,却绝不是害怕战争。

他们亦保持这样的态度:化解可能发生的战端,消弭酝酿着的战事,制止行将发生的战争,扑灭已经点燃的战火。

辛弃疾、蒋纬国都不喜欢人海战术。

辛弃疾的意思是,建立多支来去迅猛的特种部队,避免大兵团的一旦败绩就不可收拾的局面。

而且,即使对方以大型野战部队进攻,也可利用多支战力强劲的特种部队将其分割、截击,再予以击溃,或逐次消灭。

他的军事变革思想,包括战争指导思想、作战样式、武器装备、编制体制等,都很有新意,新军事变革意味着对旧作战方式的完全抛弃。

这和今天的军事格局,颇有神似的地方。

战争,关乎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纬国提出要向1917年告别,就是要以机动性转变整个的作战观念。

因为在1917年之后,英国领悟到战车必须保证其速度和机动性,战车逐渐脱离步兵,才能发挥其战场的机动性。

另一方面,战车的火力也只有在机动的运用下才能发挥。

所谓机动就是主动争取一个新的位置,可以在新的位置上制敌,从而产生奇袭的功效。

中国政府军,向来不善野战,即野战往往表现不佳,吕思勉先生《中国文化史》尝谓,中国军队强悍的,亦多只能取守势。

野战时总是失利时居多。

明时松山会战如是,清时绿营之于太平天国前期攻击亦如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息桐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女配修仙要佛系LOL之战神崛起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我能制造副本嫁金钗福气农女有空间儒道至圣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医判黄泉过阴人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我真的不想吃软饭娱乐大忽悠全民进化时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网游之全球问道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永续之镜诸天之从新做人造化图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在大明养生百年